下载此文档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3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各字。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教学关键:反复吟诵。教学方法: 自学辅导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看图:看插图,想:图上了谁?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 2、揭题:有一天,清代大诗人袁枚在树林边亲眼所见这样的情景,为此他还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所见》。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读通: (1)自读:自由读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认读。(2)听读:师范读生听读,纠正字音。(3)互读:同位互读,检查字音。 2、检字:(1)互查:同位互读生字。(2)注音:给生字注音。(3)抽读:抽读生字卡片。(4)记忆难字:例如:我是用()的方法记住()的,()加()或()就是()。编字谜:所:一户一斤米; 牧:骑牛写文章;闭:人才进了门。 3、感知:(1)齐读:送字宝宝回家。(2)说说古诗中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 三、图文结合理解诗意学法:读—画—释—说 1、指导学习第一句: (1)读:读第一句诗。(2)画:画出不理解的词。(3)释:解释难词。“牧童”:放牛的儿童。“林樾”:路旁成荫的小树。(4)说:结合图说说诗句的意思。 2、依法自学第二句: (1)自学:学生自学,师巡视点拨。(2)交流:点拨: “鸣”是叫。“欲”是想要。四、感情朗读感悟诗句 1、情读: 点拨:( 1)这首每行都是五个字的诗叫五言绝句,读时一般是前二后三。(师点拨——生在书上做停顿记号) (2)读古诗时语速要稍慢,读第二句时小声点,别把蝉吓走了。方法:自读—指读—评议(是否读出诗节奏和诗的韵味) 2、感悟:夏天林边的景色多么有情趣。五、想像画面练习背诵 1、想象背诵:学生想象画面,练习背诵。 2、同桌对背。 3、指名背诵。六、学习写字体验字美 1、出示生字:诗林童黄闭立(认读—组词) 2、依法学习: (学法:看—观—说—描—写) (1) 自学:教师巡视(2) 交流:教师点拨看结构:“立”是独体字。观占位:重点指导:“童”字下面的“里”的第三笔要写在横中线上。说笔顺: “闭”的第一笔是点。写一写:重点点拨:提醒学生“林”字左边“木”的捺变成;“童”、“黄的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3、展评生字:自评—互评—选评七、家庭作业巩固知识 1、抄写生字。 2、背诵古诗。板书设计: 所见闭口立捕歌骑牧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 背诵《所见》。 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诗《小池》。 3、释题: “小池”指的是小小的的池塘。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读通: (1)自读:自由读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认读。(2)听读:师范读生听读,纠正字音。(3)互读:同位互读,检查字音。 2、检字: (1)互查:同位互读生字。(2)注音:给生字注音。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