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 鸟鸣涧4.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鸟鸣涧教学设计
执教者:张娟娟
一、教材分析
古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鸟鸣涧》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中的第二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季月夜山景图,春夜,深山空旷,万籁无声,桂花从枝上飘落的声息。忽然,一轮月破云而出,幽柔的清光洒满山林。被月色惊扰的山鸟,时而啼鸣于深涧之中。诗人以花落、月出的动态和鸟鸣的声音,非常生动深刻而细致传神地表现出春山月夜的清幽闲静。这种静境因为有声音动态而显得富于生机和情致。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
这首诗主要描写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充满了静谧的意境,但“花落”“鸟鸣”“月出”写来静中有动,动中见静。是很成功的写景诗,如同一幅线条清朗的水墨山水画,正是王维所擅长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所以学习这首古诗是重点引导他们感悟语言,体会情感,欣赏意境,培养感悟能力,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并背诵。
,体味诗句所描绘的意境。
⒉过程与方法
初读诗文,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感知诗意;赏读诗文,体味清幽。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内心的安宁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四、教学重点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诗歌挑战赛
诗歌挑战赛。我出上句,你对下句,或者我出下句,你对上句。
……
2.……清泉石上流。
3.……春来发几枝。
(二)、认识诗人。
,都出自同一位诗人之手,唐代诗人王维。(板书)
?谁来说说看。读诗人王维的资料。
,解题。
涧就是指夹在两山间的流水。题目之意:鸟儿在山中鸣叫。
(三)、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⒈学生自读:多读几遍,读通顺,注意诗句的停顿。
⒉指名读,读后点评。
⒊齐读。
⒋这首诗你们都读正确了,读通顺了,同学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几遍,你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什么时候呢?(春夜)诗人王维在春夜看到了那些景物呢?(花、山、月、鸟、涧)
⒌的确,诗人在诗中写花落、山空、月出、鸟鸣、涧水流,这些景物融合在一起的春夜有什么特点呢?请你到诗中把这个合适的字找出来。(静)
(四)、自主合作,感知诗意
⒈学生自主感知诗的大体意思,并与同位交流一下。
⒉集体交流诗句之意。
字义: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闲:安静。空:空寂、空空荡荡。时:时而,偶尔。鸣:啼叫。惊:惊动,惊扰。闲:安静。
诗句之意:春天的夜晚,人们都安静下来,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春夜寂静无声,山中显得特别空寂。月亮出来了,惊动了正在栖息的小鸟,山涧中时而传出一阵阵清脆的啼叫。
(五)、赏读诗文,体味清幽
⒈第一行:人闲桂花落
⑴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夜晚,是一个静静的夜晚。就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桂花轻轻柔柔地飘落了。同学们看过桂花吗?长什么样子?小小的,细细的桂花落在地上声

2 鸟鸣涧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2129****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