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课课前会议会议地点:二楼办公室参加人员:政史地生组全体成员授课人:吴书霞教研组长:张良玉发言: 我们这节课来听吴淑霞老师的历史课《伐无道诛暴秦》, 现在我们先了解一下本科的教学安排。吴淑霞:我是这样设计本节课内容的。《伐无道诛暴秦》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自学、合作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 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 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经过。教学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三、学法指导知识要素学习法: 学习秦末农民起义要把握五要素( 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比较分析法:比较刘邦、项羽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在秦亡前后的变化。可从战争的目的,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加以分析、化解。史图结合学习法:利用《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用彩笔画出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标出巨鹿和陈的位置。四、教学方法本课涉及成语典故较多,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优势,提升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师启发、设置问题、总结评价下让学生参与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学习,以培养其自学能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质疑导入新课 1 、提问: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二)新课学习[板书]第 11课“伐无道,诛暴秦”提问: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总结一下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看书后回答: 1 、徭役繁重 2 、赋税沉重 3 、刑法严酷 4、秦二世残暴统治。[板书]一、秦的暴政[板书] 1 .徭役繁重[过渡]与繁重的徭役并存的是沉重的赋税。[板书] 2 .赋税沉重刚才让同学们在第一段里已经看到:秦朝的赋税也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物的 2/3 上交国家。秦朝的赋税有田赋( 土地税)、口赋(人口税)。土地税根据土地多少征收。约占农民年收入的 2/3 以上。人头税约为每口 1 千钱, 还要缴纳牲畜、桑麻、农具等杂税。致使农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过渡]前面我们提过,商鞅是被车裂而死的,李斯父子是被腰斩于咸阳的。除此之外, 秦朝的刑罚还有哪些?秦朝的刑法对秦朝的统治有哪些影响?下面我们看第三个问题。[板书] 3 .刑法残酷请同学们再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从中找出描写秦朝刑法严酷的句子。[板书] 4 .秦二世的残暴统治提问: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秦二世的统治又如何? [过渡]秦二世的残暴统治,加速了秦王朝的统治危机。于是, 酝酿已久的全国农民大起义, 终于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此拉开了序幕。由于我们是第一次接触农民起义, 教给大家一个学习方法,学习农民起义要掌握五要素( 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 和三步曲(原因、进过、结果),请同学们边看书边找五要素和三部曲。[板书]二、陈胜、吴广起义 1、学生阅读课本 P63
课前会议-word资料(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