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面试初中音乐《将军得胜令》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将军得胜令》,接下来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阐述我的教学流程。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将军得胜令》是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节欣赏课;作品为降B大调,4/4拍,情绪饱满,旋律激昂,描绘了抗倭英雄戚继光胜利凯旋归来的故事与场景,表达了人们对民族英雄拥护的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浙东锣鼓的知识,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从而提升音乐欣赏技能。
二、说学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初中生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7~9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应注意嗓音保护。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作品将军得胜令,体会人民载歌载舞的情景,养成热爱音乐学习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将军得胜令》的欣赏,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浙东锣鼓的音乐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族乐器的几种打击乐器,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慷慨激昂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感受浙东锣鼓的音乐情绪和风格。
难点是正确把握作品的音乐形象。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解法。
学法:聆听法、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在这一部分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分段欣赏、巩固提升、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用图片的方式进行导入,教师出示古代战争的图片,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倭寇吗?在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总结:倭寇是古代侵犯我国沿海的海岛,那么打败倭寇是一件怎样的事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在打败倭寇后表现人们心情的歌曲,我们一起去听听是怎样的吧!揭示课题《将军得胜令》。,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通过图片的形式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第二环节是新课教学环节
感知音乐是课堂展开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新课的第一环节,我会先播放完整的《将军得胜令》音乐;其次,我会提问学生,歌曲给大家的感受是什么;然后,我会再次播放歌曲,再次提问学生,大家体会到的场景如何?最后,
教师招聘面试初中音乐《将军得胜令》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