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读《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有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读《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有感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第一篇: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读《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有感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读《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有感
依稀记得《边城》里的湘西小城,小城那么的近似于桃花源,翠翠是那么的天真善良。这是一位有着赤子之心的老人从前写的故事,让人深知“人间尚有纯洁自然的爱,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是《边城》激励着我,要去“认识”这位天真睿智的老人——沈从文。
沈从文的后半生在风雨飘摇之中度过,政治浪潮阻碍着他,使他失望、崩溃。在新的时代里,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从前写作从“思”出发,如今是从“信”出发。也就是那个时代要求他们作家必须把政治和政治的要求作为一个无可怀疑的前提接受下来,再来进行写作。跟不上时代,他的笔下出不了时代要求的作品,于是就被迫搁下拿了大半生的文笔,只能偶尔拿出来重温一下,写一写。对他而言,这是多么的残酷。自己的思想不被时代认同,不就如同活在孤独之中吗。周围的人在顺时应变,或者得过且过,而他却不能如此、不肯如此。
没有了文学的寄托,从精神危机和从崩溃中恢复的沈从文梦醒了,接受了命运,转向了“杂文物研究”。这一研究就是后半生。为了这些杂文物,身带心脏病和高血压的他辛勤付出,困难重重也无比耐心地一一尽力解决。但,哪有什么人能读懂他,能听到他的声音。在文革时,他的一些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成果被红卫兵当作是“有毒之物”而解决掉了,即便这位老人苦苦哀求。一些所谓的领导说他每天都在无所事事,弄一些花花草草......他是瞎操心,干着急,做着一些没有人要求他非得做不可的事,可他就是愿意做一个别人不懂的有预见性的“打杂人”。经过了二十一年的艰苦长跑,他和其他的一些人终于能够出版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而且,他的文学也不是那么残酷的全都没有了意义,《长河》等等一些作品证明了他的笔还是能用的,他的声音还是有人听到的。在国内,他的作品几近无人问津;而在国外,别人看到了他的伟大,他的作品的伟大。这是一个国家的遗憾,一个时代的损失。
动荡的时代中,他一直保存着一颗赤子之心,其为人处世是让人敬佩的。他天真善良,内心存一片净土。在喧嚣的时代,他的声音早已被埋没了,却仍坚持高歌,唯“我”独醒。他在《抽象的抒情》中写过: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庆幸,他还有他的“三三”(张兆和),他的儿女朋友,让他不是一个人。他待人是宽厚的,宽厚得让人无比崇敬。曾经范曾在文革时写他的“大字报”,批判他,他却仍能不当一回事,还提拔他,珍重他这个成为他工作助手的人才。
一九八八年五月十日,他离开了我们。历经了人生变幻、时代动荡,他独善其身,留得一份美好的永恒在人间。在时间的长河里,洗去了他身上的淤泥,证明了他的清白。只是,真正能懂他的人又能有几个。
第二篇:读沈从文的《萧萧》有感读沈从文的《萧萧》有感
当老师今天在布置课余作业,要求我们将书本上沈从文的《萧萧》和电影版本《湘女萧萧》结合起来一起观赏一遍并写下观后感,晚上我又重新看了一遍课文,再次读完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萧萧》,我深刻体会到他的作品流露出的人性美。纯朴自然的民俗民风。
萧萧,自十二岁就嫁給比他小九岁的丈夫,自此她在婆家看着她的小丈夫,做家务,风里雨里过日子。然而她的婆婆就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待她。爷爷也是经常逗她,当一家人谈到女学生,爷爷便取消她说:萧萧长大了也去当女学生。萧萧也会跟爷爷撒娇。
萧萧由于对“女学生”充满好奇与向往,还做了关于“女学生”的梦:萧萧从此以后心中有个“女学生”。做梦也便常常梦到女学生,且梦到同这些人并排走路。仿佛也穿过那种白褂子与短裙,她又觉得这白褂子与短裙并没有爷爷他们所说的那种伤风败坏。这种充满情趣、活泼的描写,使一个天真烂漫的乡下小姑娘的情态跃然纸上;这段文字全然淡化了萧萧的童养媳身份,且从一个侧面突出萧萧完全是一个自然自在的生命个体,表明生活的残酷并不影响萧萧健康地成长和快乐天然的本性。
她管她的小丈夫叫弟弟,她带着她的弟弟一起玩,割草做事都带着他,晚上还要给他唱歌哄他睡觉。两个人就像姐弟一样,萧萧一边干活一边带着弟弟。
她十五岁便高如成人,但心还是懵懵懂懂的。当写到她的“爱情”,作者只用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读《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仅仅三声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1-10-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