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的色彩
敦煌壁画的色彩【1】
摘要:我们都知道唐代是佛教盛行的时代,最能反映和表现当时的佛教文化的盛况和风貌的作品,就是敦煌石窟艺术。
敦煌石窟艺术被誉为20世纪最具价值的文化发现。
也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而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敦煌的壁画,它具有的形式的美感和华美的色彩,它在色彩的张力和渲染力上都极具表现形式。
作为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它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色。
在目前敦煌壁画的研究成果中,我们仅仅从色彩角度来研究,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敦煌壁画;色彩;形式;比照;艺术特色
敦煌壁画从古自今的艺术价值一直被人称赞和研究,由于敦煌所处的地理位置。
也成就了它融合了中西绘画艺术的精华,这也是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之一。
在所有的壁画里,唐代时期的壁画水平最高,它不仅选择题材的范围广泛、场面表现的宏大,而且由于受到中原画风的影响,色彩也十分瑰丽浓艳,深厚而热烈,色彩比照也十分强烈。
所以有学者把敦煌壁画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
一、敦煌壁画色彩风格的变化
敦煌莫高窟从早期开发挖掘历经几个朝代,所以敦煌壁画在色彩和表现力上都有明显变化,各个时代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敦煌壁画它表现的不仅仅是色彩的活力更多的是真实的情感。
北凉、北魏的壁画属于敦煌壁画的早期,在色彩上既浓重又赋有变化。
工匠们直接用土红粗略的在泥墙的本色上面起稿,等上完色之后再用黑色或者棕色的定形线描一遍。
以大面积的色块组成,人物多采用龟兹风的晕染手法,和西方绘画的色彩形式十分类似。
到了北周时期,壁画大多数是画在处理过后的白色底子上。
经过这样的处理,会使各种色彩的色相表现的更为清晰,也使整个色彩具有丰富的变化。
而到了隋唐时期,是敦煌壁画开展的中期。
它既传承了北魏时期的风格,有具有自己的特色。
壁画色彩高雅而华美,画风开始注重和谐的色彩。
隋朝的壁画,以平涂为主,在总体的色调上以红、青、绿为主。
而唐代时期,更注重线条和色彩的结合度,用色上也不仅单单用原色,许多复合色也随之出现。
盛唐时期的1172窟?观无量寿经变?的壁画,它色彩十分和谐典雅,线条飘逸而有韵律。
琉璃瓦的绿色与廊柱的朱红色相搭配,却毫无生硬之感。
衣着的颜色多运用间色,使得颜色富有变化和趣味。
唐代时期的壁画到达了敦煌壁画的顶峰时期,以后的时代几乎都无法超越。
敦煌壁画的晚期又历经了一代一代的朝代变迁,与中原的绘画风格又有了一些融合和开展,在色彩上趋于平淡、温和,而色彩也逐渐由主要地位转向次要地位。
还有一些年代的因素使敦煌壁画的色彩自身氧化和一些人为原因,促使壁画出现了第二色彩效果。
二、敦煌壁画的色彩分析
(一)色彩的比照分析
敦煌壁画中存在着大量的色彩对,役有这些比照就役有敦煌壁画色彩结构和层次的丰富变化,并同时存在着互补色比照、色相比照、冷暖色比照、以及纯度比照和明度比照。
互补色比照是敦煌壁画色彩鲜明的重要因素,当时运用的颜料纯度很高,很容易以不色为根底,来进行色彩的创作。
色相比照,它是中国传统绘画设色的重要方法。
早期壁画由于氧化缘故,很多色彩难以识别,而
敦煌壁画的色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