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文档.
高校辅导员专题三期心得体会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工商学部 陈诚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组织管理者和协调者,既是教与学双向交流的信息员,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效劳员。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参加了我院2021年度辅导员网络课程学习培训班。在为期1800小时的培训中,通过听专题讲座、分享、讨论等形式,围绕当前我校学生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学习与探讨。让我进一步提高了对辅导员工作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认识到了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一局部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下面就我参加此次学习的几点体会,作一总结。
一、课程学习的简要概况
本次课程学习涉及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辅导员的生涯规划与专业开展到辅导员的工作绩效及其目标实现、从大学生常见突发事件的预测与处置到大学生异常心理的识别与干预、从大学生网络行为标准与引导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以及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前沿热点问题这些方面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教学。内容具体丰富,各位专家精彩的报告深深吸引了我,让我对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方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听取各位专家精彩的报告的同时,我们还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讨论的题目主要是围绕着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经过紧张而有序的学习,我们圆满完成了全部学习、研讨、交流等任务,取得了预期的学习成果,实现了学习方案规定的各工程标。本期学习教学方案周密,学习研讨深入,教学组织标准,理论联系实际,成效明显。
课程老师们认真的授课态度、渊博的知识、幽默幽默的语言,所有这一切都使我不由得对他们肃然起敬,他们不仅在知识结构上使我们得到了提高,在品格上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通过学习我们才知道,以前对辅导员这个职业的理解是多么的浅薄,通过此次课程学习,使我们受益良多,收获很大。
二、课程学习的收获心得
〔一〕加深对辅导员专业素质的认识
辅导员教育、管理、效劳的对象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一方面朝气蓬勃、思想活泼、兴趣广泛,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另一方面又团体意识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这些都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挑战,要想做好辅导员工作,成为学生可亲、可信、可敬的学生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辅导员应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
辅导员作为学生最亲密的教育者,必须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老实、乐观、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以影响和感染学生。现实中,学生辅导员的工作是繁杂而辛苦的,日常工作有些是有形的,更多是无形的;有些工作是在工作时间中进行的,有许许多多的琐事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辅导员工作根本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一天24小时 都处于开机状态,难以量化计算,全凭敬业精神和良心。因此,要做好学生工作,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辅导员本人要对本职工作充满热心、爱心和责任心,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把辅导员工作作为崇高的事业用心去做,那么,辅导员的工作就会有所进步、有所开展、有所作为,就会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学生的尊重。
.
实用文档.
辅导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
当代大学生思想敏锐、信息灵通、接受新事物快、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发奋向上的精神,他们敬仰和崇拜学识渊博、成就斐然的人,这就从客观上要求高校辅导员应具有较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
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