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普希金与中国.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普希金在中国
普希金在20世纪初即已被介绍到中国来,中国翻译介绍的第一部普希金的作品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上尉的女儿》,当时中译名为《俄国情史,斯密士玛利传》,又名《花心蝶梦录》(1903)。现在,普希金的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绝大部分已都有中译本,有些作品甚至有几种译本。
在对普希金作品的译介中,穆旦(原名查良铮)、戈宝权、刘湛秋等人都作出了杰出贡献。
我国读者最熟悉的普希金作品是他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凯恩》、《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在人们对普希金的阅读感觉中,最突出的,一方面是他永远的年轻、有活力、充满信心、热爱自由、优美欢乐,另一方面,则是他情感的细腻与博大,这些是如此深入地感染着读者。自从普希金进入中国,他的作品中的很多语句就成为了不少人的座右铭。在革命时期,人们因他的话语而充满斗志;在建设新中国的奋斗中,人们用他的话语激励自己;在知青下乡的行李中,人们偷偷地放上他的诗篇;在热烈的两情相悦时,人们吟咏他的爱情表达——普希金曾经是那么多人心底最深处的梦幻、浪漫和信念。
上海的岳阳路建有普希金的铜像。

普希金与中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2129****
  • 文件大小10 KB
  • 时间2021-10-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