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心复习题.doc公心复习题
一、填空题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着相互联系的两个主要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1)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1)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7)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32)
注意力涣散时的主要表现有:情绪上的变化和行为反应。(34)
吃过苦药之后喝白水,觉得白水是甜的,这是感觉的继时对比现象。(53)
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就是联觉现象。(54)
记忆从内容划分有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65)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是创造想象。(89)
凭借直观感知和实际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是(直观)动作思维。(98
一种爆发式的、强烈的、短暂的情绪状态,即激情。(118)
应付方式是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中介机制,对人的身心健康起着调节作用o (140
“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经常对外部事物表示关心和兴趣,开朗活泼、不拘 小节、善于交际”是外倾型性格。(162)
人的气质类型有不同的典型特征及表现,如急躁易怒属于胆汁质。(158)
影响活动效率及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就是能力。(169)
知觉的特性包括: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55)
以练忆(动作记忆)。
看到天上的白云,将它们想象成草原上的羊群,这属于无意想象。(87
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要求与周围人的方式一致,这种现象称为从众。(276)
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学习动机。(153)
抽象思维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171)
懒惰属于人性格的态度特征。(164)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心理学上,人们把巴甫洛夫及其学派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性条件反 射。(25)
短时记忆的储存容量有限,大约为5~9个组块。(66)
从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性角度,性格可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162)
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117)
依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划分为形象记忆、情感记忆、逻辑记忆和运动 记忆。(65)
人最常遇到的心理冲突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88)
诚实、文雅、宽以待人属于人性格的态度特征。(163)
需要是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在大脑中的反映。(151)
二、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也可以说是研究心理现 象的事实、机制、规律和本性的科学。(1)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提取,或提取时发生错误的现象。也就是说遗忘 就是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错误地再认或回忆。(71)
创造想象:是根据预定的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89)
理智感:是关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某种认识或追求真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情 感体验,或说是爱真(真理)恨假(谬论)的情感。(118)
气质:气质是先天的,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同一般所谓的“脾气”、 “秉性”相近。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上 的个性心理特征。或者说,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行为上的表现。(158)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和保持先学习的材料所起的干扰作用。
(72)
发散思维:也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它指在解决问题时,沿着多方向去探寻 方法,从而形成多种正确答案的思维。(99)
心境:是一种平静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118)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其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一 个人的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是表现一个人的社会性及精神面貌的 主要标志;因此在个性中起核心作用。(161)
记忆表象:指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形象。(64)
心理现象:主要指人的心理现象。每一个人只要处在清醒的状态下,随时随 地都接受来自身体内部和外部世界的刺激,通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不断地产生 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1)
(网络)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般把心理现象分为两类,即心理过 程与个性。一般是指个人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表现出的情感和意志 等活动。
心理发展: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这种不间断的有规律 的心理变化过程称之为心理发展。(293)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以促进人们自 我心理调节、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 理障碍、心理疾病和行为障碍。(183)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
公心复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