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林奈和双名法.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林奈和双名法
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每种生物都有它自己的名称。由于世界上各种语言之间差异很大,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往往有不同的叫法。名称不统一,常常造成混乱,妨碍了学术交流。因此,生物学家在很早以前就对创立世界通用的生物命名法问题进行探索,提出了很多命名法。但由于不太科学,没有广泛采用。直到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例如,银杉的学名为Cathaya argytophylla Chunet Kuang。
林奈从小喜爱大自然,对植物特别有兴趣,只要有机会,他就钻到树林里去观察和采集植物。老师和同学都称他是“小植物学家”。上大学以后,家庭的贫困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但这丝毫也没有影响他研究植物的热情。为采集标本,他历尽艰辛,但他从未因困难和危险而退缩。
林奈毕生从事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的分类研究,硕果累累。他一生收集的植物标本多达14 000号,动物标本中仅贝类就有7 000号。他撰写的《自然系统》是植物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书中对生物所做的系统分类,揭示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对研究生物的进化有很大帮助。
双名法是指对每一种植物(或动物、微生物)的名称,都由2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所组成,前面一个词为属名,代表该植物所从属的分类单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以前常称为“种名”,这种叫法欠妥)。一个完整的学名,双名的后面还应附加上命名人的姓名或姓名的缩写。例如银杏的学名为Ginkgo biloba Linn., 月季的学名为 Rosa chinesis Jacq.。属名 (Name of Genus), 一般采用拉丁文的名词,单数第1格(主格),其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 例如Oryza(稻属),是稻米的古希腊名;Ginkgo(银杏属)为银杏的日本原名。属名可以用植物特征、古罗马植物名、地名、人名来表示。
种加词(Specific epithet) 通常用拉丁文的形容词,也可用同位名词或名词的第2格(所有格),其第1个字母一律小写。如上述例子中的sativa为形容词,是栽培的意思;biloba为形容词,二浅裂的意思(指叶片先端二浅裂), chinensis 表示中国。种加词也常用植物特征、地名、人名来表示。
命名人(作者名)(Author's name) 是为该植物取学名的作者。但在一般非植物分类学专门著作或文章中,通常可省略。植物学名后面加上命名人的姓名,不但为了正确和完整的指示

林奈和双名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9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