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英模的故事.ppt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英模的故事
边杖子镇辛杖子小学
王春宝
王二小,1929年出生,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在家乡的这块土地上,每个时代都孕育出了很多英雄模范。这些英模们的感人事迹镌刻在家乡和共和国历史的丰碑上,时刻激励着我们。
除了王二小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英模?
英模身上有哪些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读一读第二个故事,想一想:
《上甘岭》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抗美援朝?
1909年,日本侵略者为掠夺中国,强行在鸭绿江上修建了这座大桥,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为当时殖民机构日本驻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始为铁路桥。1943年4月当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实行殖民统治的日本人在此桥上游不足百米处建成第二座铁路大桥。
抗美援朝期间,两座鸭绿江大桥成为中国支援朝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美军为切断中方供给线,多次对大桥狂轰滥炸。1950年11月8日炸断此桥,中方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被称为“鸭绿江断桥”。这座桥问世近100年来,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起抗争,从历经挫折到不断胜利,从当家作主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的艰难历程。站在断桥之上,不仅可以回顾历史,增强爱国热情,更可以饱览丹东市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
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狼牙山五壮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五位战士,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英模的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3
  • 文件大小4.06 MB
  • 时间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