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1
普法讲座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分。
第一章 法律基本知识
一、法律:指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之一。
二、公司规章制度:是为进一步深化企业管理,充分调动发挥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维护公司利益和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规范公司全体员工的行为和职业道德。结合《公司法》和《劳动法》等相关规定,建立的一套管理制度。
第1页/共33页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分。
两者的区别
1、制定机关不同
法律是由 国家制定的,而规章制度是公司内部制定的
2、约束对象不同
法律约束的是社会上所有的人,而公司规章制度约束的是公司内部员工
3、违反的后果不同
违反法律将承担法律责任,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将受到公司的处罚
第2页/共33页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分。
三、违法: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违法”一词可以作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违法,包括刑事违法(犯罪)、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等;狭义的违法则指犯罪以外的一般违法。
第3页/共33页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分。
四、违约
违约行为是指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的行为。违约行为是违约责任的基本构成要件,没有违约行为,也就没有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是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的简称,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第4页/共33页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分。
五、侵权
侵权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因此侵权行为也可以称为一种侵害行为。
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侵权责任的行为人或责任人除了要承担赔偿损失、返还财产等财产责任外,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能同时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理道歉等非财产形式的责任。
第5页/共33页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分。
六、 犯罪
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6页/共33页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分。
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违法和犯罪都是危害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应当受到法律惩处的行为。
①社会危害性大小不同。
②触犯的法律类型不同。
③认定的机关不同。
④法律后果不同。
第7页/共33页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分。
七、治安管理
治安管理是治安行政管理的简称,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依靠群众,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
第8页/共33页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分。
八、拘留
是公安机关对需要受侦察的人依法暂时扣押。 分为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
九、刑罚
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①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死刑。
②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第9页/共33页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分。
普法讲座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