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养护与管理
第一页,共8页
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任务
城市道路养护是城市道路管理的重要环节。道路养护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交通安全、行车顺畅和运输效率,还涉及到道路的使用年限,以及城市的市容环境。
1. 道路养护的任务和目的
道路养护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遵循“全面规划,建养并重,协调发展;加强养护,积极改善,科学管理;提高质量,保障畅通”的指导方针。经常保持道路完好、平整、畅通、整洁、美观、及时修复损坏部分,周期性进行大中修,逐步改善技术状况,提高道路的使用质量和抗灾能力。 道路养护的基本任务是:
(1)经常保持道路的完好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畅通,以提高运输经济效益。
(2)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提高工作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以节省资金。
(3)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的路线和构造物以及沿线设施进行分期改善和增建,逐步提高道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
2.养护的范围及等级划分
道路的养护应包括道路设施的检测评定、养护工程和档案资料。道路设施应包括车行道、人行道、路基、停车场、广场、分隔带及其它附属设施。
城市道路应分类、分等养护。按照各类道路在城市中的重要性,本着保证重点,养好一般的原则,将道路分为三等养护:
第二页,共8页
Ⅰ等: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支路中的广场、商业繁华街道、重要生产区、外事活动及游览路线;
Ⅱ等:次干路及支路中的商业街道、步行街、区间联络线、重点地区或重点企事业所在地;
Ⅲ等:支路、社区及工业区的连接主次干路的支路。
3. 城市道路养护工程分类
道路养护工程应根据其工程性质、技术状况、工程规模、工程量等内容分为保养小修、中修工程、大修工程和改扩建工程四类。具体划分规定如下:
(1)保养小修——为保持道路功能和设施完好所进行的日常保养。对路面轻微损坏的零星修补,其工程数量不宜大于400m2。
(2)中修工程——对一般性磨损和局部损坏进行定期的维修工程。以恢复道路原有技术状况,其工程数量宜大于400m2,且不宜超过8000m2。
(3)大修工程——对道路的较大损坏进行的全面综合维修、加固,以恢复到原设计标准或进行局部改善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工程,其工程数量宜大于8000m2或含基础施工的工程宜大于5000m2。
(4)改扩建工程——对道路及其设施不适应交通量及载重要求而需要提高技术等级和提高通行能力的工程。
道路养护应结合城市的养护技术水平,根据道路不同的技术状况应进行预防性养护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恢复磨耗层的功能、提高抗滑能力、早期出现的裂缝处理等。要经常保持道路各部位技术状况良好,及时处理破损,提高道路设施的完好率,确定合理的养护周期。城市道路养护修理要做到快速优质。
第三页,共8页
4.道路路面养护的内容
(1)沥青路面养护内容
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可分为日常巡视与检查、小修保养、中修、大修、改建和专项养护工程等。
1)对沥青路面进行日常巡视与检查,内容包括路面上是否有明显的坑槽、裂缝、拥包、沉陷、松散、车辙、泛油、波浪、麻面、冻胀、翻浆等病害,其危害程度及趋势;路面上是否有可能损坏路面或妨碍交通的堆积物等。
2)对沥青路面进行小修保养, 内容包括:清扫路面泥土、杂物;排除路面积水、积雪、积冰、积砂、铺防滑料等;拦水带(路缘石
道路养护与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