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二年级《狐假虎威》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语文二年级《狐假虎威》教学设计.doc第1页 /总页数 7 页
语文二年级《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我国古代成语,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狐假虎威”最早的典源出自《尹文子》,后来有多本文献引及,但其中最能表示“狐假虎威”意思的是《战国策》。“狐假虎威"是本书的一则故事,后来演变成为一句成语,含贬义,用来比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2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认读文中2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学方法:故事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头饰、布景、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旁记:
2学习生字识字形。
教学重点:学字形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第2页 /总页数 7 页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板书:)这一课的2比较少,通过预习,认识了没有?,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指名读课文。老师纠正了“呀”读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并领读,另外告诉小朋友,“纳闷”的“闷”应当儿化。
二、学习课文
1、小朋友读的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师出示图画)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
3、(表扬学生讲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别看讲的少,课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学生回答)
5、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
(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6、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借”的意思)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
(生回答)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指名读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回答“跑”。师问:为什么不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

语文二年级《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ly8501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