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心得]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这是一道香港的小学入学考试题,如果你经过反复推 算都无法找到规律, 那么请你想象一下:站在停车场的另 一边,你就能很轻易的发现答案, 原先就这么简单!而就
是这么简单的一道题,想想我们在生活中,在我们的育儿 路上,我们有多少次「站在了孩子的对面」?
不分清状况就主观的下结论:
当孩子由现了不当行为之后, 有多少次我们不等孩子 说明状况,就很主观的认为他做错了事, 然后就是劈头盖 脸的训斥或者唠唠叨叨的埋怨。我们没有去了解发生了什 么,没有去倾听孩子心里真实的想法, 没有看到孩子行为 背后的渴望归属感的错误目的。
用惯性思维代替事实分析:
我们经常忘记了孩子的年龄, 也忽略了孩子自我的成 长速度,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方式, 认为孩子就应按照我们 设计的那样来成长,我们不去学习和了解孩子的生理发育 特点,只按照我们想象的那样养育孩子, 结果就是我们失
望于孩子真实的表现, 努力的修理孩子,现实反而和我们
2
期望的越来越远。
如果我们改变了,结果也许就不一样。
用心体会孩子的需求
孩子在不一样的年龄段,需求都不相同。
由生第一年,Ta需要你的拥抱,爱抚,用心温暖的 回应来建立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
1-3岁,Ta需要我们理解Ta的行为,用更大的耐心 陪伴他度过自我发展期, 用清晰的语言、和善的态度和坚 定的行为,让Ta明白自我能够做的事情,让他能够更好 的了解自我。
3岁以后,Ta就应有更广阔的空间, 就应有更多的探 索机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所有 Ta能做的事情都还给 Ta,我们要带着爱放手。
和孩子站在一齐
当我们和孩子站在同样的角度, 用同样的思维来思考
问题的时候,很多让我们纠结的事情就会迎刃而解。 换位
思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需要我们反复练习。 当
我们理解了孩子之后,你就会发现关注到问题的解决上,
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