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qǐyè)安全生产管理
第一页,共75页。
第一部分 我省建筑安全生产形势(xíngshì)简要介绍
一、近年来我省建设工程生产(shēngchǎn)安全事故特点
第二页,共75页。
近三年来(2009—2011),我省建筑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处于高位。2009年全省发生事故21起,死亡25人;2010年发生事故15起,死亡23人;2011年发生事故24起,死亡34人。事故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高处坠落事故所占比例居高不下,占到事故总量的50%左右。
二是坍塌事故(基坑(jī kēnɡ)及模板支撑系统坍塌)和塔吊事故明显增多,且常造成3人以上的伤亡。
第三页,共75页。
二、目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还存在许多问题,有的甚至是老问题,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去研究解决。
一是对安全工作重要性认识仍不到位。不少企业的领导,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抓安全生产还是得过且过,“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cìyào),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
第四页,共75页。
二是安全生产责任制未全面落实。大部分企业都制定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制度,但部分企业对机构建设、专业人员配备、安全经费投入(tóurù)、职工培训等方面的责任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甚至放在抽屉里,未能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机构形同虚设,施工现场“三违”现象时有发生;不少企业善于做表面文章,应付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或事故隐患不能或不情愿及时整改。
第五页,共75页。
三是企业内部教育(jiàoyù)培训不到位。建设工程一线作业人员85%为农民工,其安全意识普遍较差,不按规定使用有资质的分包队伍,且对使用的农民工教育(jiàoyù)培训不到位,招来即用。事故伤害者大多发生在这部分人员中。
四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落后,治标不治本。部分企业依然没有从“经验型”和“事后型”的管理方法中摆脱出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未真正落实,对从根本上、源头上深入研究事故发生的突发性和规律性重视不够,安全管理工作松松紧紧、抓抓停停,难以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六页,共75页。
五是以包代管,安全管理薄弱。施工总承包企业虽然成立了项目班子,但只管协调、收费和整理资料以便(yǐbiàn)交工使用,施工由分包单位自行组织。分包单位为了抢工期,为了节约资金一切从简,连三级教育、安全交底、班前活动、安全检查、防护用品、安全措施等都能免则免,不能免的也只是走走形式。有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将工程分包给不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建筑施工企业。
六是有章不循,冒险蛮干。有些工程项目对分项工程既不编写施工方案,也不做技术交底,有章不循,冒险蛮干。特别是在模板支撑系统坍塌造成的事故中,有的施工企业的技术人员仅凭经验施工或者不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搭设,模板支撑系统脚手架架体不符合要求,又没有按照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认真地落实,致使局部失稳,造成整体坍塌。
第七页,共75页。
七是建设工程相关责任主体特别是监理单位安全责任仍需进一步落实。主要问题(wèntí)是不能严格按要求审查施工方案并履行签字手续,对施工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监理责任落实还不够到位。
第八页,共75页。
第二(dì èr)部分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 管理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确定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必须作的事项及要求。这几方面主要(zhǔyào)是讲从政府的角度,或者说企业和政府发生关系的,而且是强制性的。主要(zhǔyào)有这6个方面:
第九页,共75页。
(一)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二条规定:“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二)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kǎohé)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经理、企业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等)、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必须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kǎohé)合格,取得安全生产考核(kǎohé)合格证后,方可担任相应职务。
第十页,共75页。
文明施工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