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能力-先改变学生,还是先改自己?
月儿是一个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第一次带班比较成功,深得学生的喜欢和同事的好评;第二次当班主任的月儿老师,分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工作起来却极为不顺,有些学生和她对着干,甚至要罢她的课……
其实,和月儿有一样感触的老师有很多。班级学生结构不一样,形成的班风便不一样,不同性格的老师和学生交流起来效果大相径庭,带班的感觉便会千差万别、迥然相异。月儿老师这班的学生,显然和以前带的那班学生性格差异很大,月儿和高一(1)班学生沟通起来比较困难,究竟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借助这个案例,分析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以吸取教训。
1、性格差异——月儿带班如同黛玉进了“花果山”。
许多人认为班风可以由班主任塑造,其实,班风只能在班主任的引导下与学生一起创建。班风是师生性格共同磨合出来的风气。月儿老师温柔善良,如黛玉一般富有才情。她第一次当班主任时,师生感情和谐,比较成功,是因为月儿当时的学生以文静、认真、老实、听话为主流;多数学生的性格、学习态度,和月儿上学时的情景相近,这个班级的固有班风,适合月儿的本性;而现在的班级,活泼、调皮、个性张扬的学生占了主流,许多学生如猴子一般刁钻古怪、机灵好动,月儿当他们的班主任,便如同黛玉进了“花果山”,每每要被“猴儿”们气得落泪。月儿不想其中原因,却按照自己以前做学生的眼光去看待她们,便会感觉不可思议。
月儿老师总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而改变脾气性格情感,其实,这是不现实的。在这里,需要改变的首先是月儿老师自己。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2、墨守成规——月儿老师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如今的学生聪明、机灵,接受知识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他们不会轻易听信成年人的调教,俗话说活泼有活泼的好、文静有文静的妙,爱闯祸的学生未必就坏,有个性的孩子也许更有思想。月儿在学生违反纪律后,频频拿以前的学生和他们相比较,无意间严重伤害了孩子们的自尊心,激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同时也伤害了师生感情。这是师生沟通中的大忌。
3、取短补长——月儿老师没有利用好自己的特长。
月儿了解到这班学生的个性张扬后,听信老教师的劝告,进教室就“摆出张严肃的脸”,这是取短补长的做法。因为严肃、严厉,都不是月儿的长项。月儿文静善良、富有才情,古人尚有“天下事柔弱胜刚强”之说,她若能如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用自己的温柔和才情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组织活动,尽管她现在的学生活泼好动、桀骜不驯,师生关系很可能会逐步改善。
4、信心不足——月儿老师不应该手忙脚乱轻言放弃。
月儿老师在校园网上说:在上个礼拜的班会课上,对扣分什么的只字不提,结果班长和稍微好一点的学生却主动去找她道歉,并做保证。其实这正是以“柔弱克强”的绝好机遇。这些学生是月儿老师转变班风的坚强后盾,学生尚且没有泄气,老师自己却早早泄了气:“今天我们班有班会,可是我都不想搭理他们了。”这话让班长等好学生听见,该有多难过、多失望?所以,月儿的失败处还在,她不该在有意和她对着干的学生面前轻言放弃。
5、本本主义――在经验和方法上因循守旧。
月儿老师虽然只有三年教龄,但工作中却是因循守旧的。新人却缺乏创新,这更可怕。她第一次带班是成功的,而第二次带班却依然沿用第一次的经验,“舟行矣,而剑不行”,
沟通能力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