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十首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十首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十首教学设计
1、七步诗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七步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七步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1、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1课古诗《七步诗》。请大家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作者是(魏国)曹植(板书).
2、出示目标:
请看我们本节课的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七步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大家有信心达到目标吗?(生答:有!)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了解作者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请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曹植的资料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出示)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曹子建集》,存诗80余首、、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立他为太子。然其行为放任,屡犯法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遂立长子曹丕为太子。曹丕嫉恨其才华,即位后屡次借机为难他。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即位后,欲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作一首诗,否则就杀头。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十首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十首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十首教学设计
2、师:请大家看着大屏幕《七步诗》,我们先来听一遍老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听得最认真.
3、听范读。
4、检测:谁有信心读好?指名读--再指名读,强调:漉(lù)菽(shū)等字。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课件出示自学指导)
师:大家读得真好!我们一起来看本节课的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看课下注释或查工具书,说说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钟后,我们来比一比,谁回答得好。)
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检测:
师:刚才大家自学的都很认真,相信这首诗也难不住大家。
A出示第一、二句(出示课件)(指名解释)
1、指名解释字义:持::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过滤。
菽:,留下豆汁作羹.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3。师出示答案,生齐读。
B、出示第三、四句(出示课件)(指名解释)
1. 指名解释字义: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
2。指名说古诗意思: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3.师出示答案,生齐读。
师: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
C出示第五、六句(出示课件)(指名解释)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十首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十首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十首教学设计
1、指名解释字义:本:原本,本来。煎:煎熬。相煎::小声哭泣。何:何必。
2、指名说古诗意思:豆子和豆茎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豆茎煎熬豆子又怎能这样的急迫地加害于我呢?
,生齐读。
师小结: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注意诗中重读的地方,停顿和语速。
4、展示读
指名读—评价—指名读—评价—指名读-评价—齐读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背诵)
师:大家读得真好。这么好的诗句,我们赶快把它积累到脑里去吧.
指名背-带感情—指名背
六、默写:
大家背得可真好,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我们一起来写吧!
比比谁默写得正确,字体端正,卷面干净,坐姿端正。(交给组长,交给老师)
七、作业:
课下收集曹植的其它古诗。
八、板书设计:
釜下燃—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十首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