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历史影响
及评价
③革命爆发
及过程
②历史条件
与背景
①概念
辛亥革命
课程知识结构图
一、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二、辛亥革命的背景
(一)必要性
1.《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
,
无力挽救危机;
(二)可能性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民族资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和革命政党的建立(中国同盟会)
: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兴中会的创立:
时间:1894年
创立人:孙中山
地点: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时间:
B、地点:
C、成员组成:
D、政治纲领:
E、主要领导人:
F、机关刊物:
G、性质:
H、意义:
同盟会的建立及意义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05月年8
日本东京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
孙中山、黄兴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均地权”
《民报》
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成立时间
名 称
主要成员
领导人
1894年
兴中会
华侨和会党
孙中山
1904年
华兴会
留学生和学界
黄兴、宋教仁
1904年
光复会
留学生和学界
蔡元培
1906年
日知社
学界和新军
刘静庵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核心
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制 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
三民主义
政治纲领
含义
知识拓展
政党与团体的区别: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政党是以获取国家政权为目标的。政党与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辛亥革命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