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康活動分享
一、什麼是「團康」
團康是應運資源、場地有限下而生,捨環境資源而就團康是因噎廢食的。
制定活動的目標。
二、「團康活動」有哪些類型
唱跳型:運用唱歌、跳舞的形式來帶動全體一同活動。帶動唱、土風舞等也是哦。(不是表演哦)
手指型:運用手指來玩的團康遊戲,以及手語方面的屬之。
反應型:以肢體、言語或行為反應為主的遊戲。
開炮型:通常都是排在起始的活動,主要的目的在於解凍,化解彼此隔閡,炒起活動氣氛。
大型團康:屬整體性活動團康,目的在於將活動的整體氣氛提升到一個高潮。
串場型:活動間銜接的小團康。
晚會型:如歡迎會、惜別會、化裝舞會,聯歡舞會、營火晚會等。
營火型:圍繞營火時玩的活動,主要活動隊形以圓圈為主,主持人必須環繞全場。
表演型:以表演為主的活動。如香舞、火球舞、才藝表演等。
戲劇型:也可說是表演型的一種,以話劇方式呈現,但盡量要和台下互動。
大地遊戲:需要較大空間及較長時間來實施,適合以團體對抗的方式進行。又可細分為「尋寶式」、「任務式」、「對戰式」、「主題式」等方式來進行。
綠野追蹤:利用自然環境作為活動用道具及背景,如偵探遊戲等。
趣味競賽:有規則、具競賽性的活動屬之,適合小隊對抗。
分站遊戲:各站自成獨立性,又能連貫成一個主題,以隊為單位做攻站性的活動。實施時應注意「設站地點」、「攻站路線」、「時間控制」。有「循環式」(依規定順序)、「插旗式」(自由攻站)。
感性時間:以感性作出發點,以情境作誘因,把參與者最真、最原本的自己表現出來。如靜夜星空、星光夜語、星夜談心、燭光聚會等。
三、團康的設計模式
開場與結尾:
是晚會的包裝,使晚會有整體感。這一類的遊戲多為帶動唱、舞、劇表演、默契培養、解凍遊戲等。
暖場:
作為氣氛假想線中,高峰與高峰間、低峰與高峰間的過渡期。這一類的遊戲有解凍遊戲、機智、手指、動作歌等。
熱場:
又常被稱為「主菜」,是依晚會目標而決定的遊戲,通常有l~3個,而且動量大、動員多、時間長。這一類的遊戲常見的有對抗及觀賽型遊戲。
拖場:
在銜接空檔進行的小遊戲,雖小但很重要,它關聯氣氛的一貫性。這一類的遊戲常見的有笑話、歡呼、手指遊戲、小規模動作歌等。
應變技巧:
因應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而自己可能無法立刻解決的。例如自己帶不下去了、有人不合作、在台上才知道這遊戲已經帶過了等等,而事先準備的救命三招、與其他服務員的套招等。
四、「團康活動」的帶領技巧
活動進行的四大步驟:
調情(起)─吸引觀眾注意,語不驚人死不休。
主題(承)─帶入遊戲,解說遊戲方法、介紹規則,介紹法是團康型態而定競賽型需正式點。
高潮(轉)─破壞秩序,在他想像到的範圍出現他意想不到的結果。
結尾(合)─高潮而止往往是最好的一種,但為配合活動的延續有時不得不妥協。
活動控制:
時間控制
氣氛控制
手勢默契
帶領技巧:
避免使用「好不好」、「要不要」,多使用營隊語言。
說錯或作錯時,將錯就錯,如:錯誤示範、考驗各位注意力,勿當眾道歉,如對不起、作錯了。
遊戲的銜接串連,以掌聲、歡呼唱歌、故事等串連。
裁判之公正
团康活动分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