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餐饮、流通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随着日常工作的开展,在监管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一、相对人证照受理信息(许可、变更)与监管信息相分离
相对人的许可、变更受理科室与监管、检查科室相对独立、分离,数据不交互,信息不共享,容易形成监管盲区。业务科室受理人员许可(变更)后,执法科室检查人员无法第一次时间全面掌握相对人的相关信息,很容易造成监管已覆盖片区存在盲点或无法实现针对性的监管。如:1、属地监管网格化,片区细化到人,执法人员监管已覆盖的片区,出现新受理的监管对象,执法人员无法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等到日常检查轮循第二次覆盖时发现监管相对人,监管工作已相对滞后很多;2、相对人经营地点不变,但餐厨环境位置发生变化(如房间互换),按规定应重新提交材料办理餐饮服务许可,但因执法人员没有掌握相对人提交餐饮服务许可的具体材料信息,针对相对人有无进行过变更受理,不得而知。在实际检查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问题。
二、日常监管工作文书记录流于形式,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执法人员日常监管中,文书留痕,但文书缺乏一个有效机制
管理。随着时间的流逝,积累的文书,要么相对人丢失,要么监管人封存入档,每次检查后的记录难以对相对人的监管情况形成有效的积累。每一次监管工作,相当于重新开始,工作没有针对性,效率偏低。
三、相对人不良信息、违法查处等情况无法及时得到体现
监管人员划分片区后,应形成A、B角色,以责任片区为主,交叉检查为辅,既便于交流,也可使每一个执法人员都全面掌握辖区基本情况,保证执法公平、公正,避免长时间监管某一片区,形成“自留地”。
监管人员的相对独立造成相对人的不良信息、违法查处情况无法及时体现到相对人的基本信息中,
日常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