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邹城张庄中学七年级语文月考.doc七年级月考
语文试题
说明:1•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号填在指定的位置。
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者加1-5分。
•、 积累与运用(16分)
1、
给下面拼音写出汉字,
加点字注音,有错字的改错(5分)
对( )猎
静mi ( )
匀移( )
nil。( )杀
苦心孤旨( )
按要求填空。(5分)
.《泊秦淮》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鞭挞沉溺酒色,醉牛梦死的统治阶级,告诉他们将重
蹈南朝亡国覆辙的诗句是
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 ,
这两句诗表示慨叹。
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
懈了。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丿占》中的两句诗告诫他: , _
《如梦令》中写一群少女为急寻归路,争执之声惊飞夜栖飞鸟的诗句是:
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
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
根据意境仿写句子。(2分)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样也应该学会理解别人。理解是一缕春风,唤醒沉寂
的心田;理解是 , O
下列句子没亩请逓的一项( )(2分)
A、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 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C、 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 “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D、 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伊索寓言》有许多生动的故事,体现了生活的智慧和丰富的哲理。其中《乌龟和老鹰》 蕴含的哲理是: (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 — 11题。 (-)秋风引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解】"引"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一、二两句写出了秋风哪些特征?(1分)
后人为什么说“孤客最先闻”屮“最”字用得好?请联系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作简要分析。(2 分)
(二)(11 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 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口: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 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汲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彼问:“儿 曹何自远来? ”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汲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问“使君何日当还? ”彼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很为违信于诸儿, 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汲 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汲(ji)始至行部)郭汲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 河美稷)地名。
(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期日屮 期 元方入门不顾 顾
相委而去委 须期乃入乃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精品】邹城张庄中学七年级语文月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