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分析——以 LN为例内容摘要: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向,是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产业。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也日益发展。 LN作为全省唯一的热带气候,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族地区风情,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一片沃土。本文综合分析了 LN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意义及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关键词:民族地区乡村旅游 LN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具体表现为农民利用自家院落以及依傍的田园风光或是自然景观,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城市居民前来吃、住、游、玩、购的旅游形式。现代都市人最关心的是健康和自然,乡村旅游就为他们提供了回归自然的条件,让他们体验到一种淳朴、天然的生活情趣。(书,熊金银) 我国乡村旅游起步于 20世纪 80年代中期,并很快形成快速发展态势。国家旅游局把 1998 年定为“华夏城乡旅游年”,乡村旅游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并出现了多种开发形式的乡村旅游。 2006 年确定了我国旅游宣传主题为“中国乡村旅游年”,并且制定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鲜明口号。2007 年国家旅游局围绕“中国和谐城乡游”主题,正式启动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 使乡村旅游的成果更多的惠及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文献,樊昭明) LN位于黄河上游,甘肃中部西南面,东濒洮河与定西地区向望,西倚积石山与青海省毗连,南屏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为邻,北临黄河、湟水与兰州市、青海省民和县接壤。全LN有22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 56% ,其中东乡族和保安族为 LN特有的少数民族。 LN平均海拔 2000 米,境内属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500 毫米。LN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古称桴罕、河州、导河,是丝绸之路,唐番古道、甘州古道的重要驿站,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地带,是西部牧区与中原农区的重要商品集散地,素有“河湟雄镇”、“西部旱码头”、“茶马互市”之美誉。 LN具有特色的民族风情、奇特秀美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气息,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文献,李先锋) 一、 LN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保安族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风情文化是旅游资源的一大特色,也是最吸引游客目光的。LN是多民族繁衍生息的热土,东乡、保安族为 LN独有的少数民族,在举办保安族艺术节、东乡族民俗节期间,游客可以在穆斯林家庭旅馆或者穆斯林最为集中的“八坊”、保安三庄、东乡县体验生活,亲身感受切实了解穆斯林的起居生活、礼仪、礼俗和日常行为规范等,从中体验地道的穆斯林民俗风情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婚礼是民俗中最为吸引人的部分。 LN 穆斯林结婚必须有阿訇证婚。在保安三庄、东乡族聚居地或八坊回族聚居地,在穆斯林群众愿意的前提下,旅游者可以参观和参与穆斯林式的婚礼,观看证婚仪式、“撒喜”、“表针线”、“闹公公”、“难新郎”、“挤门”、“唱哈利”等活动,也可以参与“索核桃”、“打枕头”等活动。当然,从人们的服饰、饮食、宗教活动等方面都体现当地深厚的文化积淀,最具旅游吸引力的地方是全州有 2500 多座清真寺, 140 多座拱北,这是全国仅有的。 LN
民族旅游文化发展 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