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论剑|汪海林:编剧的现实江湖
“右玉论剑”论坛现场
先说下现实主义,它是一个文艺思潮,是19世纪中叶产生的,到今天谈现实主义是不是过时了?一战以后,现代主义兴起,就把现实主义当做保守落后了。现代主义不再注重情节、人物,不再强调故事,表现幻觉、梦境、意识流。
我们山西的导演贾樟柯,就是现实主义导演。现在大家都知道,考电影学院我和他体检没通过的事情,我是吃了感冒药导致转氨酶偏高,我体检没通过就回家了,第二年我又碰到他,说我俩真倒霉啊,去年没通过,他说我通过了,原来他没走,留在电影学院,找老师找院长,他们就让他过了,你看,他当年就表现出很狡猾。但是他文化课没过,于是再考。后来同一年,我上了中戏,他上了电影学院,但是他依然文化课没过,所以只是旁听生。电影学院还不错,知道他有才华,不舍得放弃他,跟他说下一年有指标的话,给他转为正式的,他一直对此抱有希望,觉得明年可以转正,但始终没有。
导演贾樟柯
当然,现在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电影学院给了远远超过一个正式指标的承诺,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但大学经历使得他始终有一个边缘人的身份,边缘人的视角,关注的也是社会不大关注的底层人的生活。其实后来他的影片,就很接近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使用非职业演员,利用真实场景,一个是选题,就是他的关注点,一个是创作风格,都是新现实主义。
最近几年架空剧、玄幻剧出来,有个词儿叫“世界观”,居然还有专门给人设计所谓“世界观”的团队。其实他们的“世界观”是指虚拟世界的建构,包括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的设计。我有一次跟方金(编剧宋方金)吃饭,谈到这个,他说:世界观怎么可以设计,这不是sb吗?是的,世界观其实是观点,看法,是对世界的认识,主要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才是世界观。
我们行业现在总有些文盲、半文盲的sb给专业术语起外号。我老家南昌有一阵流行一种说法,说一个东西好、很棒就说很“健”,我始终不明白这个词儿是怎么来的。后来看一位民俗学的专家说:这来自于90年代初,步行街的服装贩去广州进货,他们不认识“靓”字,就念作“见”,而且他们不认识趸货的“趸”字,就直接念“万”,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南昌话就被文盲、半文盲发明的词儿引领着。当然,语言的流变就是这样,文盲、半文盲是改造语言的主力军。但是,影视行业是文化行业,文盲、半文盲改造专业术语,其实就是说明他们控制了局势,这就值得注意了。
《镜花缘》是一部玄幻神话题材,是纯虚拟世界,但是,无论女儿国、黑齿国还是无肠国,都有对现实的映射,不是瞎编,都是有现实精神的。
我们现在的架空玄幻题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表达的是庸俗的情欲观,跟爱情没啥关系,就是情欲观。嫁完爷爷嫁孙子,一路搂住嫁下去,没人管,被人调戏了一下却要自杀,这是什么伦理体系?逻辑都是混乱的。这种乱伦故事在世界各国都通不过,也许就日本可以,别忘了,这是公共电视台的黄金时间全家欢的电视剧。
电视剧是通俗文本,世界各国都是现实主义风格为主。电影的情况则复杂得多。
编剧汪海林
电影是因为编剧介入才成为艺术的。电影的诞生,前面就拍些《水浇园丁》《火车进站》,这么拍下去永远成不了艺术,直到编剧进来,有了故事,电影才成为艺术,当然,早期基本是导演兼编剧,或编剧兼导演。我跟电影学院的朋友经常争论,他们说电影就是电影,电影跟文学无关,不是一码事。他
右玉论剑|汪海林:编剧的现实江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