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医务人员锐器伤、针刺伤处理措施.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医务人员锐器伤、针刺伤处理措施
1、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应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冲洗;若是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2、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用肥皂和流水冲洗伤口,并挤出伤口局部的血液。 3、意外受伤后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并填写报表,必须在72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 4、可疑暴露于hb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视伤者的情况采取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和/或乙肝疫苗。 5、可疑暴露于hc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尽快于暴露后做hcv抗体检查,有些专家建议暴露4周-6周后检测hcv的rna。 6、可疑暴露于hi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短时间内口服抗病毒药,尽快于暴露后检测hiv抗体,然后行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在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6周-12周,绝大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不要献血、捐献器官及母乳喂养,过性生活时要用避孕套。 第二篇: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 【防范措施】 1、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纠正不安全注射行为。尤其对新上岗人员强化经血液传播疾病知识、防护用物应用、医疗锐器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培训,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 2、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足量、有效的防护用品。 3、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
医护人员在发生意外针刺伤或粘膜、有创伤口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填写“工作人员血液体液职业暴露登记表”,及时采取有效措池,减少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处理措施】 1、紧急处理 不慎被尖锐物体刺伤时,用流动水和/或肥皂液立即冲洗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出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冲洗后用消毒液如:%聚维酮碘或75%乙醇消毒,包扎伤口,必要时行外科处理。如为艾滋病、乙肝、丙肝等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粘膜、伤口,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2、暴露程度评估 按照职业暴露的类型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暴露。依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贺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分级分型确定详见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3、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4、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伤时,应经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水平基线检查,在24小时内抽查血查hiv抗体,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保健科,进行登记;根据暴露级别及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5、乙肝、丙肝追踪随访6个月;梅毒追踪随访3个月;艾滋病病毒暴露按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12个月时间点复查病毒抗体,作相应处理。【应急处理程序】
血液、体液暴露→立即冲洗、消毒处理伤口→暴露程度评估→针对暴露源进行实验检查和预防用药→登记、上表→追踪随访。 第三篇: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危害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危害,预防与控制针刺伤的危害及相关因素 医院具有潜在职业危险的工作环境,

医务人员锐器伤、针刺伤处理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umumeiying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