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总页数 6页
白洋潮数案
白洋潮即现在白水洋,位于河北省中部。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白洋潮》 优秀的教案以供大家学习。
《白洋潮》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正侧结合的写景方法。
【学习重点】
掌握字词,将课文译为现代汉语。
【学习难点】
品析课文,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写景的方法,学习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 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海水涨潮吗?(前两天电视直播钱塘江潮)
二、明确学习目标。
1、 了解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正侧结合的写景方法。
三、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 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家。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岁生活优裕, 晚年避居山中,穷愁潦倒坚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 的爱好和审美情趣。其小品文声誉尤高,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和对过去 生活的回忆。文笔丰神绰约,富有诗意。其著作有《石匮书》、《琅璟文集》、
第2页/总页数 6页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四、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录音。
2、大声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五、理清思路:
讨论:从表达方式看,全文写了几方面的内容?给本文划分层次。
明确:写了三方面的内容,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
记叙(开头至〃章侯、世培踵至〃)交代了看潮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第 一层)
描写(〃立塘上〃至〃颜始定〃)正面描写潮水涨起的过程。(第二层)
议论(〃先辈言〃至结尾)提出疑问作结,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第三 层)
六、自由朗读课文,并试着翻译为现代汉语。
学法指导:
1、留。在文言文中,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在翻译时,可以原封 不动地保留下来,不做翻译。如:人名、地名、表示时间的词语等。
例如:陈章侯、祁世培同席。
译文:(和)陈章侯、祁世培坐在一桌。
3、扩。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翻译时许多词应扩展为现代汉语中相应
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第4页/总页数 6页
例如: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
译文:这是以前的事情了,在三江看潮,实际上无潮可看。
3、删。某些虚词,如发语词、音节助词和部分连词,在句中只起语法
或语气作用,无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除。
例如:童寄者,郴州荒牧儿也。
译文:儿童区寄,是郴州地区打柴放牛的孩子。
4、换。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文言文中不少词已被现代汉语中的词代
替了。要准确地进行翻译,就应该进行词语的替换。
例如:海塘上呼看潮,余遗往,章侯、世培踵至。
译文:海堤上有人呼叫看潮,我迅速去看,章侯、世培也接踵而至。
七、翻译课文:
1、两人一组。
2、指名同学翻译课文。师生共同解决难词难句。
八、互动探究:
分析本文的写作方法。
1、讨论:作者写海潮来至潮起时,是怎样观察到的?
找出课文中表示观察顺序的词。
明确:从远及近,课文中出现了〃见〃〃稍近〃〃渐近〃〃再近〃这样的词语。
2、讨论:从远及近,作者分别描写了潮水的哪些状态?
明确:作者写大潮水,抓住了作者感
白洋潮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