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
绥化六中 刘清冰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作用。通过分析探究“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和解决过程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和同他人合作探讨问题的方法,阅读、探究编演课本剧。
在民族危亡关头,各阶级。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纷纷举起了抗日大旗,同日本侵略者英勇战斗。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荣传统,青少年应以先辈们位榜样,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预习导学
1、课前发放学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查找资料,完成学案中“预习导学”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2、在预习时,如遇到疑难或困惑可写在教案右侧
3、预习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1)、知识的了解
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2)、对历史事件比较能力的培养,填写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对比表
(3)、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探讨讨论学案第三目中的1-5题
(4)、情感升华(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为自编自演课本剧做课前准备
4、预习内容(见学案)
二、合作交流
1、课前合作探讨学案第三目中的1-5题(教学重点、难点)
2、课堂上解决预习中出现的问题
在预习时,学生已将遇到的疑难或困惑可写在教案右侧,在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生与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相互解答,教师予以点拨
教师点拨时,要注意语言的启发性,引领性,不能结论性语言,点拨要适时适当。
三、精讲展示
西安事变(重点、难点)围绕“张杨兵谏蒋介石、蒋介石能不能杀、各方势力对西安事变的回应,周恩来赴西安谈判”进行展示
(1)、小组全员参与
(2)、展示时要脱稿(不能照书念)
(3)、展示形式
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