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档,供参考!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精选文档,供参考!
为了统一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临床诊断报告书写的格式和内容,2021年美国心血管CT协会发布了由Raff教授牵头书写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诠释和书写报告指南?,一份合格的CTA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检查的目的〔或适应证〕、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图像采集信息、图像质量、扫描所见、影像解释和建议等。该指南在诊断报告的书写方面的根本内容如下:
1 图像质量和各种伪影
①各种运动,主要是冠状动脉内在的运动所致,难以诊断管腔的狭窄。
②“阶梯状伪影〞:该伪影可由于呼吸和身体运动、不同采集之间患者的心率不一致等造成;表现为血管层面的错开,在横断图像上拟似为狭窄。
③金属或钙化等高密度物质产生的伪影,也称为“硬线束伪影〞〔Beam-hardening artifact〕、“晕状伪影〞〔Blooming artifact〕
或“线状伪影〞〔Streaking artifact〕。
④信噪比的降低和比照剂密度的缺乏,可因为患者过于肥胖、选择采集时相不适宜、心电调制选择了不适宜的管电流和管电压导致。
2 观察冠状动脉的内容
①多个层面观察各个冠状动脉节段。
②判断各种图像伪影。
③分析病变解剖构造和组织成分。
④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3 冠状动脉解剖和病理
精选文档,供参考!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精选文档,供参考!
①观察冠状动脉起源和走行。
②观察和描述管壁异常组织和病变,即粥样硬化斑块,描述斑块时采用“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不建议使用“软斑块〞“脂核〞等,因为CT对细微病理构造的识别能力有限。
③图像质量良好时,建议描述是否有“斑块溃疡〞、“夹层〞、“重构〞和具体形态等。
4 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
推荐的狭窄程度分级:
①正常,无斑块和狭窄〔狭窄率为0%〕。
②轻微:指可见斑块,狭窄<25%。
③轻度:25%-49%狭窄,但没有血流动力学意义。
④中度:50-69%,狭窄可能造成血流受阻。
⑤重度:70-99%,狭窄造成血流受阻。
⑥闭塞,100%狭窄。
5 冠状动脉搭桥血管和支架的评价
①CT评估搭桥血管通畅性与造影相比准确性很高,需要对搭桥血管的狭窄准确定位,并诊断狭窄率;
冠脉CTA报告书写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