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大班读本)
教材分析:
绘本讲述的是常见的哄小朋友入睡的情景,不同之处在于他分别以人类的眼光和妖怪的眼光重复讲述着几乎一模一样的“就寝仪式”。当看到我们眼中的妖怪时,小朋友害怕地喊爸爸前来。与此同时,小妖怪看到小朋友时,也以为自己看到了妖怪,也害怕地喊爸爸前来。小朋友的家长和小妖怪的家长不约而同地以同样的方式哄孩子睡觉……
原来,换个角度思考,换个眼光来看,我们划分的所谓差异、所谓距离根本不复存在。当小朋友和小妖怪一起甜甜地入睡时,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片和谐与温暖。作者以离奇的情节和诙谐的画面,描绘了童年特有的场景。可爱的“妖怪”们会使孩子们在快活中入睡,同时让他们于无意中掌握高一层的哲理思维。
大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并养成了较好的阅读习惯。他们对于这种通过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从而认识文字的活动很感兴趣。考虑到这个绘本讲述的晚上临睡前发生的事,贴近幼儿生活;画面内容重复的较多,人物表情动作夸张,文字较少,所以我让幼儿以自然的方式自主地完整阅读来初步理解绘本内容,通过集体再次阅读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最后在提问——解惑——再提问——再解惑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故事要告诉我们的寓意,使幼儿能初步学会换位思考,了解从不同角度看对方都是不一样的。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这个绘本,感受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带来的乐趣。
2.初步学习换位思考,感知人类和妖怪看待对方的不同眼光。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绘本、投影仪
活动过程:
出示读本,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小朋友,你们晚上是一个人睡的吗?今天我们来看一本有趣的书,讲的就是一个小男孩晚上睡觉时发生的故事。
书名?为什么有个感叹号?谁在喊爸爸?给他取个名字吧。发生了什么事?
幼儿人手一本绘本,自主翻阅,了解故事大致内容。
要求:安安静静,一页一页地看。
集体阅读,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引导幼儿观察人物表情、动作,所处环境,猜测人物对话。)
请个别小朋友逐页讲述故事内容。
教师适当提示或补充,帮助幼儿
绘本《爸爸》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