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目录
第一章 概 论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
一.电冰箱的系统组成 2
二.工作原理: 3
三.本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的电冰箱主要功能及要求 4
第二章硬件部分 4
一.系统结构图 4
二.微处理器(单片机) 5
三.温度传感器 8
四.电压检测装置 8
五.功能按键 9
六.压缩机,风机、电磁阀控制 9
七.故障报警电路 9
第三章 软件部分 10
一、主程序: MAIN 10
二、初始化子程序: INTI1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
三、键盘扫描子程序: KEY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
四.打开压缩机子程序: OPEN 13
五.关闭压缩机: CLOSE 15
六.定时器 0 中断程序:用于压缩机延时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
七.延时子程序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分析与结论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
电冰箱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目前市场销售的双门直冷式电冰箱, 含有冷冻室和冷藏室, 冷冻室通常用于
冷冻的温度为-6〜-18C;冷藏室用于在相对冷冻室较高的温度下存放食品,要 求有一定的保鲜作用,不能冻伤食品,室温一般为 0〜10c.
传统的电冰箱温度一般是由冷藏室控制, 冷藏室、 冷冻室的不同温度是通过
调节蒸发器在两室的面积大小来实现的, 温度调节完全依靠压缩机的开停来控制
但是冰箱内的温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如放入冰箱物品初始温度的高低、 存放品
的散热特性及热容量、 物品在冰箱的充满率、 环境温度的高低、 开门的频繁程度
等 . 因此对这种受控参数及随机因素很多的温度控制,既难以建立一个标准的数
学模型,也无法用传统的 PID 调节来实现 . 一台品质优良的电冰箱应该具有较高
的温度控制精度, 同时又有最优的节能效果, 而为了达到这一设计要求采用模糊
控制技术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
一.电冰箱的系统组成
液体由液态变为气态时, 会吸收很多热量, 简称为“液体汽化吸热”, 电冰
箱就是利用了液体汽化的过程中需要吸热的原理来制冷的。
蒸气压缩式电冰箱制冷系统原理图如图 1-1 所示,主要由 压缩机、冷凝器、
干燥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等部件组成 ,其动力均来自压缩机,干燥过滤器用
来过滤赃物和干燥水分, 毛细管用来节流降压, 热交换器为冷凝器和蒸发器。 制
冷压缩机吸入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 经压缩后成为高温高压的过
热蒸气, 排入冷凝器中, 向周围的空气散热成为高压过冷液体, 高压过冷液体经
干燥过滤器流入毛细管节流降压,成为低温低压液体状态,进入蒸发器中汽化,
吸收周围被冷却物品的热量, 使温度降低到所需值, 汽化后的气体制冷剂又被压
缩机吸入,至此,完成一个循环。压缩机冷循环周而复始的运行,保证了制冷过
程的连续性。
2-前发器:3一地斯机二4一检整器? $
图1-1电冰箱制冷系统原理图
直冷式电冰箱的控制原理是 根据蒸发器的温度控制制冷压缩机的启、 停,使 冰箱内的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范围内。冷冻室用于冷冻食品通常用于冷冻的温度 为—3 C〜—15 C,冷藏室用于相对于冷冻室较高的温度下存放食品,要求有一 定的保鲜作用,不能冻伤食品,温度一般为 0 C〜10 C,当测得冷冷冻室温度高 至—3 C ~0 C时或者是冷冻室温度高至10 C〜13 C是启动压缩机制冷,当冷冻 室温度低于—15 C〜—18 C或都冷藏室温度低于0 C〜-3 C时停止制冷,关断 压缩机。采用单片机控制,可以使控制更为准确、灵活。
:
根据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温度情况决定是否开压缩机,若冷藏室的温度过高, 则打开电磁冷门V1,关闭阀门V2, V3,同时打开压缩机,产生高温高压过热蒸气, 经过冷凝器冷凝,干燥过滤器干燥,毛细节流管降压后,在蒸发器汽化制冷,产 生低温低压的干燥气体。经过电磁阀门V1流入冷藏室,使冷藏的温度迅速降低, 当温度达到要求时关闭压缩机,同时关闭电磁阀门V1。若是冷冻室的温度过高, 则应打开V2关闭V1, V3。电磁阀门V3主要用于冷冻室的化霜。需要化箱时打 开V3,从压缩机流出的高温高压气体流经冷冻室可匀速将冷冻室霜层汽化。 达到
化霜的效果。一般化霜的时间要短,不然会伤存放的食品。
:
1、设定2个测温点,测量范围:—26 C〜+ 26C,精度± C;
利用功能键分别控制温度设定、冷藏室及冷冻室温度设定等;
制冷压缩机停机后自动延时 3 分钟后方能再启动;
电冰箱具有自动除霜功能;
开
冰箱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