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样品检出限/测定下限
检出限是分析测试的重要指标,对于仪器性能的评价和 方法的建立都是重要的基本参数之一。在日常检测过程中, 检出限为具体量度指标,特别是在痕量分析中,痕量分析误 差与样品含量相对于检出限的倍数相关联。检出限的确定对 于分析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对检出限的忽视有可能导 致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增大。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检测人 员针对检出限概念、估算方法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都进 行了大量的探讨。像分析仪器在测定过程中存在与噪音相区 别的小信号检出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分析方法能可靠测定物 质最低含量的界限问题,这两个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在实 际应用中,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及样品检出限及测定下 限的概念经常混乱。
在检验检疫行业中,进出口产品的种类繁多,涉及的领 域也是多种多样,对检测人员的要求高,为保障进出口产品 质量把关服务的有效进行,合理的使用仪器分析,科学有效 的评估仪器分析,都要求在仪器的检出限等各项指标上有个 清晰完整的认识。为理清在检出限概念和层次上的认识,本 文将对检出限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进行详尽的探讨。
一、检出限的概念
1947 年,德国人Hkaiser首次提出了有关分析方法检
出限的概念,并提出检出限和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一 样,也是评价一个分析方法测试性能的重要指标。国际纯粹 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于1975年正式推行使用检出 限的概念及相应估算方法,于 1998年又发表了《分析术语
纲要》对检出限检出,检出限的定义为:某特定方法在给定 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公式 表示为:
Ct = KS,/M (I)
式中:G. 检岀限;
M——标准曲线在低浓度范闊内的斜率;
二——为空白标准偏差;
K--置信因子,一般取2或3
欧盟《执行关于分析方法运行和结果解释的欧盟委员
会指令》(2002/657/EC)的最新检测限的概念 CC a和CC p 检测限(>> a )是指大于等于此浓度限,将以 a误差概率得 出阳性结论。检测能力(CCB )是指样品中物质以p误差概 率能被检测、鉴别和/或定量的最小含量。对于未建立容许 限的物质,检测能力是以1- P可信度能被检测出来的最低浓 度。如果容许限已经建立, 检测能力就是以1- p可信度能被 检测到的容许限浓度。
二、检出限的不同分类
1、美国国家标准局的分类
(1) 、仪器检出限:即相对于背景,仪器检测的可靠最小信 号。通常用信噪比(S/N)表示,当(S/N) > 3时,定义为仪 器检出限。
(2) 、方法检出限:即某方法可检测的最小浓度。通常用外
推法可以求得。即在低浓度范围内选三个浓度 (Ci、G、C3),
对每一浓度水平分别重复测定,求出各浓度水平的标准偏差
Si、S2、S3,用线性回归法做出拟合曲线,延长该线与纵坐标 相交于So(浓度为零时空白样品的标准偏差 )°3So则定义为方 法检出限。
⑶、样品检出限:指相对于空白可检测的样品的最小含量。 它定义为三倍空白标准偏差,即 3 c空白(或3S空白)。
2、国内检出限分类
国内
检出限的计算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