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学教学,我应如何做?
济渎路学校 冯卫力
前期认真倾听了闫合作老师的几堂讲座,对闫合作老师的中式教育漫谈有了深刻的印记。
假期又认真的研读了闫老师的著作《跟孔子学教学》,更使我如获至宝,对于我们的老祖宗孔子的教学法佩服的五体投地,更使我对闫合作老师对孔子的教学法的深刻和解读,使我萌发了更强的学习欲望。
仔细研读了这本《跟孔子学教学》的佳作,掩卷深思,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根”。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学习的准则。
看完了《跟孔子学教学》,似乎真的明白了:只有收获孔子的从教感受, 才可以让自己不白白当一回教师。
一、跟孔子学教学,让学生“生而知之”
孔子依据人在知识获取方面的不同把人分作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按现代科学的观念,人类的知识并不能遗传,生而知之者是没有的。孔子认为自己是第二等的,他所拥有的知识是靠后天努力而获得的。在回答别人时他说自己丰富的历史知识源于自己对历史的喜爱和孜孜不倦的学习。为此我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多思,多探究,。在新的学期,我一定要大胆的进行课堂改革,不仅仅让学生“学而知之
”更重要是让学生“生而知之”,在课学堂教学的过程序中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思索空间,给学生去探索,去生成。孔子说只生成的知识学生才会记忆深,才会有兴趣,才会乐学。在课堂教学要改掉过去的坏习惯,过去的自以为是的“问答式教学”。要老师问,为学生问,学生答。给每个学生宽宏的思维空间。
为了让学生“生而知之”我准备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放手自学,让学生发问,老师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学生就可以采用适合自己的的学习方式去体验知识,掌握知识。2、创设情景,让学生去发现知识,我以后在课堂教学中要把知识生活化,有针对性地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学习的活动中像科学家发现知识那样,亲自去“发现知识,得出对结论,让他们去收获学习的快乐。3、让学生在复习旧知中‘创造”新知。特别是像我所教的数学课是特别注重“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比如七年级下册的数学课《不等式及其解集》不等式的学习,要用的知识有:等式、等式的表示符号,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方程的解。这些知识是学习新知前必须的复习。
二、跟孔子学教学,让学生“学而思。”
孔子最喜欢的事不是“教”,而是“学”,他不停地“学”,藉此当上了教师,获得了快乐。在确立人生第一乐事的过程中,孔子遇到的最大诱惑是“思”。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把“思”作为第一乐事。“思”必以“学”为基础,否则“思”与“学”都无乐趣了。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思考,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就必须让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我只是从旁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我要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要在教学中让把
“学”与“思”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才会不断有所收获。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跟孔子学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