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声音的秘密:人耳对声音不同频率的感受 2014-11-22 Weekly 影音新生活听觉是个体对声音物理特征的反应,也是人们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的通道。通过听觉,人们可以获得由声音所传递的各式各样信息。当然,声音也给人们带来烦恼,例如噪音。至于噪音能引起多大的烦恼,既取决于声音的性质,也取决于听者的主观态度。同时,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 20H z 到 20000Hz 。我们把高于 20000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因为它们已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把低于 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们已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和人不同。一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有些动物对低频声波有很好的反应。那么,声音每一段的频率都有什么特点?我们对其的感觉又有什么不同呢?下面, “影音新生活”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各频率对人耳刺激的区别。▌ 16K ~ 20KHz 频率这段频率范围实际上对于人耳的听觉器官来说,已经听不到了,因为人耳听觉的最高频率是 。但是,人可以通过人体和头骨、颅骨将感受到的 16 ~ 20KHz 频率的声波传递给大脑的听觉脑区,因而感受到这个声波的存在。这段频率影响音色的韵味、色彩、感情味。如果音响系统的频率响应范围达不到这个频率范围,那么音色的韵味将会失落;而如果这段频率过强,则给人一种宇宙声的感觉,一种幻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使人有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因为这些频率大多数是基音的不谐和音频率,所以会产生一种不安定的感受。这段频率在音色当中强度很小,但是很重要,是音色的表现力部分,也是常常被人们忽略的部分,甚至有些人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12K ~ 16KHz 频率这是人耳可以听到的高频率声波,是音色最富于表现力的部分,是一些高音乐器和高音打击乐器的高频泛音频段,例如镲、铃、铃鼓、沙锤、铜刷、三角铁等打击乐器的高频泛音,可给人一种“金光四射”的感觉,强烈地表现了各种乐器的个性。如果这段频率成分不足,则音色将会会失掉色彩,失去个性;而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强,如激励器激励过强,音色会产生“毛刺”般尖噪、刺耳的高频噪声, 对此频段应给予一定的适当的衰减。▌ 10K ~ 12KHz 频率这是高音木管乐器的高音铜管乐器的高频泛音频段,例如长笛、双簧管、小号、短笛等高音管乐器的金属声非常强烈。如果这段频率缺乏,则音色将会失去光泽, 失去个性;如果这段频率过强,则会产生尖噪,刺耳的感觉。▌ 8K ~ 10KHz 频率这段频率 s音非常明显,影响音色的清晰度和透明度。如果这频率成分缺少,音色则变得平平淡淡;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多,音色则变得尖锐。▌ 6K ~ 8KHz 频率这段频率影响音色的明亮度,这是人耳听觉敏感的频率,影响音色清晰度。如果这段频率成分缺少,则音色会变得暗淡;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强,则音色显得齿音严重。▌ 5K ~ 6KHz 频率这段频率最影响语音的清晰度、可懂度。如果这段频率成分不足,则音色显得含糊不清;如果此段频率成分过强,则音色变得锋利,易使人产生听觉上的疲劳感。▌ 4K ~ 5KHz 频率这段频率对乐器的表面响度有影响。如果这段频率成分幅度大了,乐器的响度就会提高;如果这段频率强度变小了,会使人听觉感到这种乐器与人耳的距离变远了;如果这段频率强度提高了,则会使人感觉乐器与人耳的距离变
了解声音的秘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