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0字古诗词鉴赏[共63页].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0 字古诗词鉴赏 【篇一: 200 字古诗词鉴赏】
怅诗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关于此,有一个传说故事:杜牧游湖州,识一民间女子,年十余岁。
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女
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杜牧感叹其事,故作此诗。这个传说不一
定可靠,但此诗以叹花来寄托男女之情,是大致可以肯定的。它表
现的是诗人在浪漫生活不如意时的一种惆怅懊丧之情。
全诗围绕 “叹”字着笔。前两句是自叹自解,抒写自己寻春赏花去迟
了,以至于春尽花谢,错失了美好的时机。首句的 “春”犹下句的
“芳 ”,指花。而开头一个 “自 ”字富有感情色彩,把诗人那种自怨自
艾,懊悔莫及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了。第二句写自解,表示对春暮
花谢不用惆怅,也不必怨嗟。诗人明明在惆怅怨嗟,却偏说 “不须惆
怅 ”,明明是痛惜懊丧已极,却偏要自宽自慰,这在写法上是腾挪跌
宕,在语意上是翻进一层,越发显出诗人惆怅失意之深,同时也流
露出一种无可奈何、懊恼至极的情绪。
后两句写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使鲜花凋零,红芳褪尽,绿叶成阴,结
子满枝,果实累累,春天已经过去了。似乎只是纯客观地写花树的
自然变化,其实蕴含着诗人深深惋惜的感情。
此诗主要用 “比 ”的手法。通篇叙事赋物,即以比情抒怀,用自然界的花开花谢,绿树成阴子满枝,暗喻
少女的妙龄已过,结婚生子。但这种比喻不是直露、生硬的,而是若即若离,婉曲含蓄的,即使不知道
与此诗有关的故事,只把它当作别无寄托的咏物诗,也是出色的。隐喻手法的成功运用,又使此诗显得
构思新颖巧妙,语意深曲蕴藉,耐人寻味。
【篇二: 200 字古诗词鉴赏】
关键词:古诗赏析;技巧;介绍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 (2014 )03-061-2 看着摆在我们眼前的几张
古诗赏析的练习,真让我们纠结。如何让学生通过练习学会赏析古
诗,提高鉴赏能力,是我们深感困惑的事情。就现状来说,古诗赏
析的难度不逊于分析文言文的难度。文言文经过几年的训练,词语
释义、句子翻译在大体看懂文章的情况下,大致有规律可循。有些
地方也可经过整合归类,加以推敲参考答案,也就八九不离十,抑或正
确无误了。然而,古诗的赏析对学生就较难运用上述方法来解答,
虽我们竭尽全力讲析,并找到一些应对策略,仍收效甚微。看来 “讲”
还只是一个方面,它虽可以起到指导启发的作用,但那是有局限性
和依赖性的,更多的还是要让学生自学、自品、自悟。 “讲 ”代替不
了 “读 ”,读能有味,是主动的;讲是接受,是被动的。即使有收益,
要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还是要读、要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就
是这个道理。近来,笔者经过探索和实践,觉得古诗赏析更多的还
是多读,多品,在咀嚼中寻找方法。我们将这些规律方法付诸实践,
教给学生,效果较为明显。
众所周知,读者对古诗的欣赏要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去,
是有个过程的。因为对于古典诗歌的理解,由于有语言、时间和空
间上的距离,所以它必须有一个解读过程,一如了解,即时代背景、
人物阅历、写作风格的了解;二如认知,即对诗中的意象的认识;
三如想象,即对诗中情景再现;四如感悟,对诗中 “诗眼 ”和意境的
体悟。在此基础上,运用分析诗歌(有很多方法和散文分析相同)
的方法,通过自己锤炼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这样,我们认为古典
诗歌赏析存在的问题就不大了,鉴赏的效率也会提高。以下就过程
的四个方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了解 ―― 时代背景、人物阅历 我们在这里说的了解,是指对诗
的背景,包括大背景、小背景、作者人生阅历、人生体验和创作风
格的了解。以初中三年所学的古诗词来说,了解古诗的背景不难,
因为不少诗歌时代背景的介绍可以通过下面的注释来解答。有些虽
然没有注,也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述而获得。了解创作背景,熟悉人
物,或称为 “知人论世 ”,这是解读文本不可或缺的依据。它可以帮
助我们更深入地辨析诗意,进入诗境,体会情感。举李白《早发白
帝城》一诗的例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
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对诗人李白,学生大抵知道他篇二:鉴
赏古诗词的语言 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一?? 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 炼字
型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句一词甚至一字就能生动地
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
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
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
张桔轩有诗云 “半

200字古诗词鉴赏[共63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qqqqq
  • 文件大小373 KB
  • 时间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