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六节 环境与健康 (第一课时)
北仑区大碶中学 俞 益
几次流感大流行:
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H1N1大流行,导致全球大约有20%至40%的世界人口受到感染,五千万人丧生。
1957年“亚洲型流感”H2N2大流行。
1968年7月, “香港型流感”H3N2大流行。
1977:“俄罗斯型流感”H1N1感染人类。
2005:H5N1“禽流感”漫延。
2009:H1N1“猪流感”感染人类。截至2010年8月,全球有214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一、传染病的定义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并广泛流行的疾病。
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病毒
病原体
寄生虫
微生物
细菌
真菌
病原体
疾 病
蛔 虫
蛔虫病
痢 疾
SARS冠状病毒
非 典
观察思考:
这些病原体能引起什么传染病呢?
痢疾杆菌
传染源:环境中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染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
人群。
传染源
传染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源
传染途径
易感人群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预防流感的几点措施:
1、隔离病人;
2、治疗;
3、做好环境清洁卫生;
4、室内通风;
5、锻炼身体;
6、注射疫苗。
三、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染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考考你:
下图分别表示预防传染病的什么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染途经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染途经
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
甲肝预防
环境与健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