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沙乡年鉴》精导精练附答案
《沙乡年鉴》:自然文学典范
作者简介
奥尔多·利奥波德 1887 年~1948 年) 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
保护主义先驱, 他是一个热心的观察家、 敏锐的思想家、 造诣极
深的文学巨匠,被誉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 “生态伦理
之父”“美国的先知”,代表作有《沙乡年鉴》 《土地伦理》 等。
他一生持续思索人类与大地之间的关系, 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
然应持有的爱与尊重。 他的旧居至今仍然保留在威斯康星河边的
沙地里,它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
作品概述
《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 “生态伦理之父”奥
尔多·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在西方, 《沙乡
年鉴》影响力堪与梭罗的《瓦尔登湖》比肩,并誉为自然文学典
范。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 《大雁归来》 一文就是选自这本
著作。
1935 年 4 月,美国人利奥波德在沙乡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
被人类榨取殆尽而荒弃了的农场,开始了在沙乡 13 年的探索。
他一方面在这里尝试重新恢复生态平衡, 一方面把在沙乡的观察
和思考结晶写成了《沙乡年鉴》一书。 1949 年,在他去世后一
年,《沙乡年鉴》出版了。在美国,《沙乡年鉴》因销量惊人被
称为“绿色圣经”;同时,该书是第一本描述土地和人类关系的
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 所以又被誉为 “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 。
《沙乡年鉴》 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沙乡威斯
康星一年 12 个月不同景象的系列追述;第二部分是作者在美国
其它地方的某些经历,进一步就资源保护方面的问题作出陈述;
第三部分是作者就人与环境关系、 美学和伦理学关系的思考等文
章结束全书。
《沙乡年鉴》 这本著作涵盖众多学科知识, 语言清新优美, 内容
严肃深邃, 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 洋溢着作者对
那些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的挚爱情愫。书中关于“食物链” “生
物群落” ,乃至某个特殊物种的知识, 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土地伦理’的哲学思考,对推广环境保护思想,推动生态
保护运动发挥了实质性的作用。 利奥波德力图在阐释土地的生态
功能的基础上去强化人们对土地的了解, 从而激发人们对土地共
同体的热爱和尊敬。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把该书评为“ 20世纪
自然写作领域十大好书之一”。
片段欣赏
( 一
有一点永远都是清晰可见的:我们如此傲慢地追求完美的社会,
就像一个患了忧郁症的病人, 一直以来最担心自己的经济状况是
否良好,却忽视了维持其良好上升的动力,任其流失。
【赏析】 此句含义深刻。 通过比喻, 将人类在追求完美的发展过
程中极致贪婪的心理充分展现了出来。 我们庆幸自己通过对大自
然的开发和利用收获了巨大的财富, 同时更加贪婪地向大自然索
取,但是,资源是有限的,总有枯竭的一天。这句话深刻地批判
了人类的自私和贪婪。
(二)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 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
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赏析】 在作者看来, 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 当一群大雁划过
天际的时候, 春天就到了。 大雁给人带来了春天的生机, 春天的
希望,春天的喜悦。这句话充满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 三
一触
名著《沙乡年鉴》精导精练附答案-12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