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章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第一节第一节防疫的基本原则和内容防疫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一、基本原则: 1、依靠党和政府各级领导,认真贯彻兽医法规, 2、普及兽医防疫知识,贯彻防疫为主, 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 3、采取综合性的防疫措施,针对三个基本环节选择最易控制的环节作为防疫重点。 4、要认真贯彻执行兽医法规二、防疫工作基本内容: 二、防疫工作基本内容: ?畜禽传染病的流行是在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动物三个环节相互联系而造成的,因此必须针对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措施。一一、扑灭、控制和管理传染源: 、扑灭、控制和管理传染源: (1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是管理传染源的主要措施。(2 )畜禽检疫是发现传染源的一项重要措施。 P25 (3) 对检出的传染源,要依据疫病的性质,畜禽的经济价值和本单位的管理条件进行妥善处理。隔离和封锁(P28) 、治疗或销毁尸体。(4)对与病畜禽接触过的疑似感染畜禽, 以及假定健康群也应分别隔离,加强观察,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紧急预防接种, 或药物预防。(5 )患有人畜共患病饲养人员应更换工作岗位。(6)因传染病急宰的畜禽在无害化理之后,应限制利用。二二、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 1 )消毒、杀虫、灭鼠是主要的方法,消灭病原体和病媒昆虫,消除外界环境中的传播因素。①消毒分疫源地消毒(随时和终末)及预防性消毒(定期和临时),常用机械性、物理(阳光、高温)和化学(各种化学药物)以及生物热(粪便堆积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热)消毒方法。?随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从病畜体内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终末消毒:在病畜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在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存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大消毒。?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畜舍、场地用具和饮水进行定期消毒,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的。②杀虫、灭鼠可用药物或器械以及生物等方法。 2)根据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如经消化道传播的,应抓草料、饮水、饲养用具和粪便的卫生管理;经呼吸道传播的,应保持栏舍空气流通,多晒阳光,空气消毒,适当降低饲养密度;经皮肤传播的,应防止发生和及时处理外伤;经虫媒传播的,应强调改善环境、防虫、驱虫、杀虫。三、保护易感畜群: 三、保护易感畜群: 1、非特异性措施: 良好的饲养环境、全价优质的饲料、科学的饲养管理,严格遵守兽医卫生制度, 是提高动物机体一般抵抗的有力保证; 有计划地开展药物预防及发病时及时的药物治疗, 是促使动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 2 2、特异性措施: 、特异性措施: (1)人工自动免疫: 使用接种疫苗: ①弱毒疫苗、菌苗:弱毒苗中有毒力弱、中等毒力等②灭活苗;氢氧化铝胶、油乳剂、二联、三联、四联苗; ③类毒素:毒素经灭活之后制成. 有针对性选择使用和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设法提高畜禽免疫密度,有些传染病,即使正在流行,也可选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2 2)人工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主要用于治疗某些急性传染病,即注射特异性抗体,免疫效力出现迅速,但维持时间短,如抗血清、高免蛋黄液等. ,使用异种动物血清制品时,应注意防止过敏反应。
传染病预防措施ok--课件(PPT演示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