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五章
第一页,共66页
心理学研究与社会生活实践证明,个人的工作与学习能否获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能否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积极性与主动性乃是个人动机力量的具体表现,其作用之大并不亚于个人的能力与知识经验。
第二页,共66页
分析人们的行为时,必须揭示其行为的动机。只有这样,才能判断其行为的出发点,才能预见其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才能作出鼓励或禁止的信号,从而实现对其行为的控制。
第三页,共66页
一、社会动机涵义
社会动机定义: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他隐藏在行为的背后,是行为的动因,是引起人们行为的直接原因。
首先,动机是一种内在动力,这种“力”的作用,是在主体内部驱使主体向着一定的目标行动,表现为对其行为的发动、加强、维持、直至中止。
第四页,共66页
一、社会动机涵义
其次,动机作为内驱力、内在动力,是在心理活动中出现的心理力。需要只有在意识中得到表现、被意识到,才会以动机的面貌出现,才会作为一种“力”起作用。
再次,人的动机也有无意识成分。人在无意识状态下的行为,只是意识活动的暂时抑制和调整,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表现。
第五页,共66页
一、社会动机涵义
社会动机特点
选择性:具有某种动机的人,其行为总是指向于某一目的而忽视其他方面,使其行为表现为明显的选择性,故分析个人行为动机时,首先要确定其方向。
第六页,共66页
一、社会动机涵义
复杂性:同一动机可以产生不同行为;同一行为也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人们头脑里存在的动机和他口头或书面表述的动机往往不一致。
可知性: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无法直接观察到,同时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又十分复杂,但动机是可测可知的。动机的强度与行为的强度、持续性和可变性相关,动机的清晰度与行为的自觉性相关。
第七页,共66页
一、社会动机涵义
动机是制约个体活动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活动成效=能力*动机
二者缺一不可;
动机相对重要;
激发动机可提高活动成效,动机激发潜力较大;
激发方式不同,激发效果不一样。
第八页,共66页
一、社会动机涵义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认为:
普通人只运用了头脑和身体资源中极小的一部分。
按时计酬的职工一般只发挥了自身20%---30%的能力就足以应付工作。
如果受到充分激励,职工可把自身能力发挥到80%---90%,其中有50%-60%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激发动机递增的。
第九页,共66页
组别
实验条件
判断错误平均次数
比较
A
对照组
24次
最差
B
个人期待组
8次
最好
C
团体比赛组
14次
较差
D
奖励与惩罚组
11次
较好
警觉性实验判断光源变化结果
第十页,共66页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