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课程教学大纲(Ophthalmology ) 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 134079131 ,课程总学时 34 ,周学时 3 ,学分 2 ,开课学期:第 8 学期。 1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学科。眼科学是研究人体的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 2 .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 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章次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一绪论自习二眼科学基础 三眼科检查 四眼睑病 五泪器病 六眼表疾病自习七结膜病 八角膜病 九巩膜病自习十晶状体病 十一青光眼 十二葡萄膜疾病 十三玻璃体病自习十四视网膜病 十五视神经及视路疾病自习十六眼视光学 十七眼外肌病和弱视自习十八眼眶病自习十九眼外伤 二十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二十一防盲治盲自习眼科病例见习 总计 34 22 12 3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眼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眼科常用检查方法, 掌握临床常见眼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掌握急重眼病和眼外伤的初步处理, 了解主要的全身其它系统疾病在眼部的表现。 4 .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眼科学是研究人体的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眼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与医学基础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时也与其它学科之间存在着互相渗透和影响。 5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眼科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主编赵堪兴、杨培增, 2008 年6 月第 7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1 )眼科学,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七年制) 。主编葛坚,人民卫生出版社。(2) 实用眼科学, 主编刘家琦李凤鸣, 1999 年7 月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6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理论课与检查操作、临床见习、病例示教交叉进行,结合多媒体教学片、模型等教学。 7 .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 平时考核与期终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包括作业与课堂表现,侧重于了解和督促学生的学习,占课程总评分的 3 0%。期末闭卷考核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占课程总评分的 7 0%。 8 .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进行眼科临床实践操作、教学片观摩、病例讨论、教学医院的眼科病例见习,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工作能力。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绪论(自学) 1. 主要内容第一节眼科学的研究范围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第二节眼科学发展简史第三节通科医师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 2. 基本要求(1 )了解眼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了解和学习目前眼科领域的新进展和新概念。(2 )初步了解我国眼科的发生发展情况,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第二章眼科学基础(理论 学时) 1. 主要内容第一节眼的组织解剖 2 学时第二节眼的胚胎发育自学第三节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 1 学时第四节眼遗传学概述自学第五节眼科用药概述自学第六节眼科流行病学自学
眼科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