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第八版)教学大纲
Ophthalmology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43A04D
学分数: 总学时:29 学时分配:理论22/实验7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学习视器的临床解剖与生理及眼科检查方法,讲述眼睑病、泪器病、眼表疾病、结膜病、角膜病、晶状体病、青光眼、眼底病、眼外肌病和弱视、眼视光学、眼外伤等。通过眼科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部分检查法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熟悉引起急性和慢性视力减退的眼病,理解全身病在眼部的表现。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章节
内容
学时
章节
内容
学时
1
绪论
20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2
眼科学基础
21
防盲治盲
3
眼科检查
1
复习
1
4
眼睑病
5
泪器病
6
眼表疾病
1
7
结膜病
1
8
角膜病
2
9
巩膜病
10
晶状体病
2
11
青光眼
2
12
葡萄膜疾病
13
玻璃体疾病
14
视网膜病
15
视路疾病
16
屈光不正
17
斜视与弱视
18
眼眶疾病
19
眼外伤
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国内外眼科学创立及发展的历史。
(二)了解:眼科学的研究范围及医学领域中的地位。
(三)了解:我国眼科学的发展现状及通科医师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教学内容
(一)一般介绍:国内外眼科学发展简史及我国眼科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发展现状。
(二)一般介绍:眼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原因及与其他临床和基础学科的联系。
(三)一般介绍:眼科学的研究范围及分支学科的概况。
第二章眼科学基础()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眼球的组织解剖。
(二)了解:眼球各组织的生理功能及血液循环、神经支配系统;眼球的胚胎发育、遗传及流行病学;眼科用药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一)结合眼科临床需要重点讲解眼部解剖。
(二)一般介绍眼部各组织的生理功能、眼部的血液循环及神经支配。
三、自学内容
(一)眼部的胚胎发育及临床意义。
(二)眼遗传学概况。
(三)眼科流行病学。
(四)眼科药物动力学、用药剂型及给药方式。
第三章眼科检查(1学时)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视功能检查。
(二)熟悉: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的使用;眼科病史采集及一般常用检查法。
(三)了解:眼科常用检查法的原理、记录方法及对疾病诊断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视力、视野、色觉、暗适应、立体视觉、对比敏感度、视觉电生理的检查原理、方法及临床诊断意义。
(二)一般介绍:眼科病史采集及眼病主要症状;外眼、内眼及眼底检查,眼球位置、眼球运动及眼压检查。
三、自学内容
(一)眼科影像学检查。
第四章眼睑病()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睑腺炎、睑板腺囊肿、倒睫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眼睑闭合不全时角膜的
眼科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