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
第一页,共19页
药 物
饮 食
运 动
情 绪
疾 病
妊娠时
影响血糖的因素
第二页,共19页
血糖监测的意义
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必要措施
安全性
有效性
评价饮食调控、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的效果、指导调整治疗方案
防治低血糖
第三页,共19页
血糖监测的时间点
监测时间
2点法
4点法
7点法
8点法
空腹
√
√
√
√
早餐后2h
√
√
√
√
午餐前
√
√
午餐后2h
√
√
晚餐前
√
√
√
晚餐后2h
√
√
睡前
√
√
√
半夜3点
√
第四页,共19页
空腹血糖
指隔夜禁食8-12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通常不超过早晨8点),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不在此列。主要反映在基础状态下、没有饮食负荷时的血糖水平,是糖尿病诊断的主要依据,同时能较好的反映患者基础胰岛素水平及肝脏葡萄糖输出情况。了解胰岛的基础功能即病情轻重以及前一天晚间的用药剂量是否合适,应检测空腹血糖。
空腹高血糖有三种常见情况:药量不足、苏木杰反应 、黎明现象
注意: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采血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如果空腹抽血的时间太晚,所测的血糖值很难真实反映患者的治疗效果,其结果可能偏高或偏低。。
第五页,共19页
随机血糖
指一天中任何时候测得的血糖,在怀疑有低血糖或明显高血糖时随时检查。。
可了解机体在特殊情况下对血糖的影响,如多吃、少吃、吃特殊食品、饮酒、劳累、生病、情绪变化、经期等,及时捕捉低血糖的瞬间(约10分钟之内),当怀疑有低血糖发生时要及时测血糖。
第六页,共19页
餐前血糖
指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反映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持续性。餐前血糖可指导患者调整将要吃人的食物总量和餐前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的量。,若差值大,表示胰岛后续功能好;若差值小,表示胰岛后续功能差,或药量不足。对餐前高血糖的治疗与餐后2小时高血糖相同,只是药量应大一些。
第七页,共19页
餐后2小时血糖
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采血所测得的血糖值,它主要反映患者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增加糖负荷后机体追加胰岛素分泌的能力,若功能良好,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无胰岛素抵抗现象,~,但若储备功能虽好,甚至一些糖尿病患者分泌胰岛素比正常人还高,却由于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抵抗虽不明显,但胰岛β细胞功能已较差,则餐后两小时血糖可明显升高。)以及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的综合疗效。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因为许多早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并不高,但因其胰岛素分泌功能已经受损,受高糖刺激后反应较差,因而表现为餐后血糖明显升高。此外,餐后高血糖还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第八页,共19页
提示:如检查目的是为了确定有无糖耐量异常,应给予标准餐负荷,进食100克馒头或米饭;如检查目的是为了观察糖尿病治疗效果,了解糖尿病控制程度,检查日应按平时进食和治疗用药,不要改变原有治疗方法。
第九页,共19页
睡前血糖
反映胰岛B细胞对进食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监测睡前血糖主要是为了指导夜间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剂量,以避免夜间发生低血糖。
第十页,共19页
血糖监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