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抓住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孙悟空坚定、机智和勇敢的品质。
3、借助课堂教学,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引领学生走进《西游记》。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原著《西游记》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八课——齐读课题
2、首先请大家回顾一下 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指名回答
白骨精 孙悟空 唐僧
3、过渡: 同学们, 今天老师要交给你们一个新的知识,就是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就是说任何一篇小说中都会有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方面内容,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也不例外。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人物”要素,那你能找到课文中“环境”这一要素吗?请同学们到课文的第一节找一找。
二、品读环境描写:
1、指名说,出示句子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这就是环境描写,句子虽然很简短,但是有二个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你觉得是哪二个词?给你什么感受?你觉得这二个词要怎么读才好?
2,我们一起看看原文是怎么写的,出示原文句子: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hè)湾环,虎狼成阵走,麂(jǐ)鹿作群行。无数獐(zhāng)豝(bā)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自由读,读完你有什么感觉?这两种描写相对比,你觉得哪个写的好?为什么?
3、齐读,读出环境的惊险。
4、师:常言说“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在这穷山恶水之中,必定有可恶的妖精。这样的环境描写真妙呀,它预示着惊险的故事即将发生。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故事的具体情节。
三、品读白骨精的三变
过渡:其实本篇文章的情节就隐含在题目中。从题目上看,你觉得文章的重点是围绕着哪个词来写的?为什么会有“三打”呢?因为有白骨精的“三变”,这三变是三打的前提,接下来我们就先一起看看白骨精的“三变”。
出示导学单一:
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描写白骨精“三变”的句子,读一读,思考:白骨精每次变化的用意是什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白骨精?
学生根据导学单提示展开自主学习。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
一变
(1)指名说,出示: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
(2)原著中是这样写的,出示原文: 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dài),杏眼闪银星,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zhuàn)林……
(3)指名读,问:读完原著的描写,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一下这个美女呢?
(4)白骨精为什么要施这招“美人计”呢?
二变:
1、过渡:虽然变成了女神,可是计谋没有成功。一计不成,她又施一计,谁来读一读白骨精第二次变化的句子?指名说。
出示句子: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这一变的用意又是什么?
如果你在现场,你从老妇人的哪个动作能看出她不正常?为什么?
齐读体会。
三变:
过渡:白骨精装可怜又没有成功,但她甘心吗?还是想
8 三打白骨精1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