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项目景观小品设计方案.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项目景观小品设计方案.doc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 景观小品设计方案
饗譎沙版蠶降驚爲即料
少城的历史沿革
少城,又称满城,位于成都城区西部,是清朝时朝廷 为八旗兵及其家属专门修建的“城中城”。平定三藩之乱 后,成都地区的八旗兵逐渐增多,于是清政府在1718年在 成都城西部修建了满城,由于处在战国秦张仪修建的少城 遗址上,故人称“少城”。
少城周长2250多米,城墙高4. 3米,有5座城门,其中 以大东门最为壮观,上面悬挂着“少城旧治”和“既丽且 崇”两块匾额。有一个较场。少城大致范围是:北起小北 街和八宝街,南达小南街和君平街,东至东城根街,四抵 同仁路。共有官街8条,兵丁胡同33条。从空中俯瞰,整个 少城布局如同一螟蚣,将军衙门是蝦蚣头,一条长顺街是 蝦蚣身,其余兵丁胡同是蟆蚣脚。少城最多有八旗兵2万多 人,加上家属有3、4万之众,相当于一个小城市规模。终 清一世,少城不准任何汉人进入,就连四川最高军政长 官一一总督也无权过问少城事务,可以说,少城简直是个
独立的小王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八旗兵解散,少城 也因此被拆除。现在只有宽窄巷子还保留着当时少城的一 些遗迹。
&
“少城”历史时间对应表
修建时间
修城目的
设计者
遭到破坏的时间
秦惠文王二十七年 (公元前311年)
发展经济,防御, 标示城市的方位
丞相张仪 蜀守张若
东晋永和三年 (公元347年)
隋朝初年
发展经济,防御-
明末清初
康熙五十七年
(公元1718年)
作为“八旗”营地, 供满人蒙古人居住, 控制,防御
年羹尧
民国初年 (1911年后)
区位关系与设 计范围
化设下交上口巷广 文品起街顺汇宽东 史小西河长交至区 历观,金至路,心 子景围与东河上核 巷区范路,金北化 窄护的仁口与此文。 宽保计同叉街由子场
金河路为一条城市干道,人形路近期经过改造,将原有非 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合并,采用花岗石与彩色混凝土砖两种材质 铺砌。沿街分布有商店、住宅、办公楼等高度不等,使用性质 不同的建筑。人行道外侧种植有绿篱,宽约2米。原有绿化带 中的女贞树得以保留,绿地改为铺装地面。由同仁路与金河街 交叉口,至长顺上街与金河路交汇口,长度约为480米。
长顺上街为历史上少城的中轴线,现沿途分布有酒店及住 宅,北部连接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长度约为250米。
灵感来源
3T・F
少城之所以为城,乃赖其周长2250多米,,有5座城门的'既丽且崇' 的城墙的围合与拱卫。少城的城墙,见证了满清王朝由盛而衰的近200年历史,也 记载了城墙内外人们的悲欢情仇,冷暖离合,记载了天府之国的深厚文化与独特 的民俗民风。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项目景观小品设计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144187108
  • 文件大小3.45 MB
  • 时间20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