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和应急措施.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和应急措施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 护理, 医疗垃圾清运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血源性传染病感染者或携带都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黏膜, 或被含有血源性传染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 还包括被这类人抓伤、咬伤等, 都有可能被血源性传染病感染, 我国目前人口中乙型肝炎总感染率高达 60% 左右,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都已有 亿,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病人已出现猛增趋势。国内学者调查发现,临床医务人员 HBV 、 HCV 、 HGV 等肝炎总感染率为 % 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 因此, 医务人员明确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与处理程序尤为重要。(一) 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职业危害 1, 病人血液中会有致病因子, 是造成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先决条件,医务人员经常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等,职业暴露后感染的几率较常人高。血源性致病因子对医务人员的传染常发生于锐器和针刺损伤皮肤黏膜或破损皮肤接触等方式传播,多发生于护士,其次是检验科人员及医师。 2, 长时间从事采血, 急救工作以及妇、产科、血液科的操作,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机会大大增加,接触血量越大,时间越长, 机体获得致病因子的量越大。医疗、护理活动中一切可能接触血液、体液的操作,包括注射、采血、输血、手术、内镜、透析及病人各类标本的采集,传递,检验及废弃处理过程均可造成职业性感染。综合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研究资料,医务人员因针刺或损伤、接触受污染的血,感染乙肝的危险性为 2%-40% , 感染丙肝的危险性为 3%-10% 。护理职业暴露感染 HBV 的危险性明显高于 HCV , HIV 。(二)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 1, 防护重点是避免与病人或携带者的血液和体液直接接触。 2, 加强对医务人员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 树立良好的消毒灭菌观念。 3, 医务人员应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物品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在操作过程中, 必须严格执行正确的操作程序,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4, 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必须洗手, 接触任何含病原体的物质时, 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1) 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2) 在操作过程中病人的血液,体液可能溅起时,须戴手套,防渗透的口罩, 护目镜; 在操作时若其血液、体液可能发生大面积飞溅或可能污染医务人员身体时, 还必须穿防渗透隔离衣或围裙,以提供有效的保护。(3)

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和应急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yzhluyin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