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流井芦苇荡湿地———来自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报告作者: 冯祯文李林山孙煜东稿源: 武威日报 2011-11-2 3 15:24 自流井芦苇荡湿地来自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报告红崖山水库区域湿地成候鸟的天堂。姜爱平摄这是一块神奇的地方。这里曾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结合的摇篮,这里曾是黄河文化和西方文化交融的摇篮。这里曾完成了西汉帝国文治武功的最高实践, 这里也造就了“五凉故都”的辉煌。这是一块沧桑的土地。这里的人们曾经怀着发财的妄想,疯狂地开垦荒地毁植被,做着吃子孙饭、断子孙路的事情。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博弈中,甘肃省和武威市为了温总理“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宣言,解放思想,上中下游同心同德,科学治理,负重拼搏,使昔日风沙肆虐的民勤盆地地下水位回升,关闭的机井自流涌泉,滋润着植被。自流井、芦苇荡、湿地再现民勤盆地。这是绿色的生死轮回,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它向世界再一次展示了武威人民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壮举和完成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远期目标任务的决心和信心。———题记民勤县夹河乡黄案滩 10 万亩芦苇蓬勃丛生。姜爱平摄芦苇丛生的青土湖 10 平方公里水域。张文灿摄第一章自流井出民勤城东北 21 公里,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夹河乡,展现在面前的是黄案滩自然封育区,齐腰的芦苇枝繁叶茂,随风摇曳,一眼望不到边。一团团红柳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一排排沙枣树新抽的枝条密密匝匝。顺着潺潺的流水, 穿过芦苇荡, 一眼清凉透澈的自流井展现在眼前。这是 2008 年被关闭的一口机井。如今,随着生态的恢复,地下水位逐渐上升,形成了自流水井。清澈的泉水从这里流出, 滋润着周边的植被。像这样的自流井, 在黄案滩自然封育区内已有 7 眼。掬一捧清凌凌的甜水, 遥望南边雄伟的祁连山, 感到手掌心仿佛有千百朵雪花在轻盈起舞,感到手掌心捧着的仿佛是石羊河流域数百万干部群众的血汗。从那汩汩的溪流声中,仿佛听到了远在北京的温总理关切的问询声, 听到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听到了武威大地上 30 多万座日光温室里瓜果蔬菜的生长声。“出水了!出水了! ”民勤夹河乡黄案滩已关闭的机井自流成涌泉的消息不胫而走。一声声带着民勤浓重乡音的欢叫声,散发在大漠边缘、绿洲阡陌。其实, 离这个熟悉的欢呼相隔不长时间, 已经让民勤人民着实高兴过。去今两年, 武威市有计划地向青土湖下泄生态用水, 3450 万立方米水带着全流域干部群众的温暖奔流而下, 使干涸 51 年之久的青土湖,在 2010 年形成了约 3 平方公里的水面。如今的青土湖已形成了 10 平方公里的人工季节性水面。 2011 年 11月 16 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 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看着这波光粼粼、芦苇丛生的湖面, 感慨万千、交口称赞: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取得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武威市委和广大干部群众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群众为此做出了巨大牺牲,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这是节水节出来的成果。要求尽快总结经验,大力宣传,推动全省生态建设。这的确是武威历史上不平凡的两年。武威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作为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的重点来实施, 将重点治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既实现了生态好转, 又实现了农民增收,为我国内陆河流域治理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 2010 年 10月 23日, 民勤蔡旗断面来水量达到 亿方, 提前两个月完成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控制为 亿方, 武威地下水开采量削减到 4 亿方, 地下水控采目标基本完成。今年, 武威大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 紧扣两大约束性指标,加大治理力度。截至 11月 20 日,民勤盆地提取地下水 亿立方米,占控采指标的 % ;蔡旗断面过水量达 亿立方米。民勤县夹河乡 7 眼机井成自流涌泉,对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意义,更胜于干涸 51年之久的青土湖出现人工季节性 10 平方公里水面。标志着武威市委带领 180 万干部群众为确保“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做出了卓越贡献,民勤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取得了重大成果, 温家宝总理给予高度赞扬,“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第二章备忘录 1. 人水沙———三角危机昔日黄沙肆虐的民勤县老虎口,如今已被草方格和尼龙网格紧锁。张文灿摄在中是那样的孱弱、简短。它从祁连山中探出几条细碎的线丝, 汇于中游, 然后艰难北走, 线丝中断处, 是大片黄褐色的空白。地图上的标识告诉人们:东北的腾格里沙漠和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正在把民勤盆地湮染成黄褐色。在各个时期的历史地图上, 民勤盆地的大小标记是不一样的, 但都是蓝色的。但这个蓝色圈最
自流井 芦苇荡 湿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