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下册历史发达的古代农业期中复习知识点.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一下册历史发达的古代农业期中复习知识点.doc第1页 /总页数 2 页
高一下册历史发达的古代农业期中复习知识点

知识梳理: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特点:以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1 、原始农业:作物:最早培植
主要耕作方法:
生产工具:
2、 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
3、 西周时期: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迁徙到定居
二、传统农业的发展——特点:精耕细作(一定面积的土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耕种技术,注意灌溉、施肥、节气、因地制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生产工具: 春秋时期:
西汉:赵过推广(注意牛耕画像);耧车(日播一顷)
以后,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隋唐时期:江东出现,标志着耕犁的完善(传统步犁基本定型)注意犁评
2、耕作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
西汉:法(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技术形成
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
在江南形成技术
3、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汉朝的
4、灌溉工具:曹魏的、唐朝的(利用水力)、宋朝的、明清时期出现。
二、小农经济的形成:(春秋战国时形成,封建社会占主导,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1956年亡)
第2页 /总页数 2 页
1、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
2、形成原因: ①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
② 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3、影响小农经济的因素
有利:①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器牛耕的普及
② 农民自身的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精耕细作做出贡献,比如工具、技术、农作物的推广、水利、土地资源的开发
③ 封建政府的扶植:重农政策
不利: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

高一下册历史发达的古代农业期中复习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