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外国文学 雨果.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节雨果外国文学史第五章十九世纪初期文学一、追求人道的一生雨果( Victor Hugo 1802-1885 ), 法国 19 世纪浪漫主义代表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的创作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政论等,反映了法国动荡的社会生活。他的创作充满人道主义激情,是西方文学史上人道主义作家的著名代表。雨果出生法国东部。雨果父亲是拿破仑部下的将军,拥护共和。母亲信奉旧教,拥护波旁王朝。雨果童年在父母极端对立的政治观点中度过。雨果青少年时思想保守,成年后转向共和立场。 1851 年因反对拿破伦第三的独裁, 被迫流亡,在国外侨居 19 年, 1870 年回国。流亡国外支持巴黎公社革命雨果回国参加国民自卫军, 反对普鲁士入侵。支持巴黎公社革命,开放住宅为公社社员避难。 1885 年5月 22 日病逝,享年 83 岁。举国致哀, 遗体安葬在伟人祠。二、创作前期( 20-30 年代) 法国浪漫运动的三件大事: 1. 《克伦威尔·序》( ) 雨果的美学论著,它的发表震动文坛,成为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反对古典主义,要求艺术的完全解放,提出艺术主张和对照原则。 2.《欧那尼》之战( ) 《艾尔那尼》( 1830 ),雨果的浪漫戏剧代表作,法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它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了雨果的艺术必须获得解放的思想。 1830 年2月 25 日首次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上演时,长发披肩的浪漫派青年和身穿燕尾服的古典派文人在剧场里打起来。《艾尔那尼》连续上演了 45 天,浪漫派取得胜利,占领了戏剧舞台。文学史称为《艾尔那尼》之战。一出破坏“三一律”的浪漫剧《艾尔那尼》是五幕诗剧,以 16 世纪西班牙为背景,叙述贵族出身的强盗欧那尼与公爵吕古梅的侄女莎尔相爱,遭到国王卡尔洛阻挠,公爵破坏,最后双双死去。时间:没有明确标志。地点:五幕的场景都不同,分别在 5个地方。公爵卧室、广场、山间别墅、墓室、艾尔那尼阳台。情节:两条情节线,艾尔那尼和莎尔的爱情,艾尔那尼与国王的斗争,为父复仇。第一幕第一句台词,莎尔的老保姆所说: “这么早他就来了吗?(又有敲门声)不错,听这声音,一定是从暗梯那儿来的。(第四次敲门声) 我得马上去开门才好。(她打开那扇秘密小门) ”(台词暗示了偷情, 保守派不满。) 第二幕台词,国王: “什么时候? ”随从答: “是半夜。”(应该是:陛下,在住宅的高处,时钟正打了 12 下。) 国王: “我来抢那位美人,你们去捉那强盗。”(台词粗鲁,遭到保守派谩骂。) 惊世骇俗的民间语言鲜明的人物对照美少年与白发公爵,强盗与国王。三人对莎尔的爱:欧那尼真情, 国王好色,公爵自私。国王半夜潜入公爵家,一手拿刀,一手拿钱。威胁老保姆说: “这是钱,那是刀,劳驾随便挑一样吧。”国王对艾尔那尼说: “现在我且把我的爱情,献给这位小姐。我们二人平分她的爱情,好不好?我看,在她美丽的灵魂之间,藏着无限的甜情蜜意,风流恩爱,足够二位热烈的情人彼此分半。”公爵: ”我老了,很忌妒,很暴躁。”“当一个老年人歪歪倒倒走向大理石坟墓去的时候,却有一个女人来同情他安慰他,而且不惜任何牺牲,陪伴那个只配进棺材的老废物……真是神圣的工作,值得一切赞美。”

外国文学 雨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