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翼城二胎试点 28 年生育率未升反降 2013 年 10月 12日 03:10 来源:新京报只要制定了符合规律的制度,合理执行,剩下的顺其自然就可以了。——原翼城县计生委主任冯才山山西省翼城县王庄乡北冶村,尽管婆婆胡万芝十分不满, 30岁的杜晓伟和 29 岁的丈夫徐兵,还是从副乡长王永亮手里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他们的女儿今年两岁,他们决定不再生二胎。杜晓伟夫妇除了享受 60 周岁前每人每月 50 元的独生子女奖励金外,等女儿 10 岁的时候,按照《山西省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两人还将享受“退二孩指标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不少于 500 0 元的奖励”。当各地在为是否放开生育政策半遮半掩地争论时, 翼城, 这个晋南的农业县,已经进入“二胎”试点第 28 个年头。早在 1985 年 7 月,全国计划生育最为严峻的时代,人口专家梁中堂在翼城力推“晚婚晚育加间隔”的二胎试点, 要求已婚女性不早于 24 周岁生育第一胎, 30 周岁后可生育第二胎。这一建议获得中央领导支持。如今, 28 年过去了,原翼城县计生委主任冯才山介绍,这个能生二胎的县, 人口并没急剧增长, 反倒生育率下降, 并低于全。只生一个与偷生上世纪 80 年代前期,虽然用了高压手段,但超生情况难遏制。翼城平均每对夫妇生育数量没低于过 个今年 67 岁的孙学武从事了一辈子计生工作。他记得大约 198 0年, 乡里让他担任村计划生育管理员。孙学武的任务繁琐细致。在 1000 多人的北冶村,他要掌握全村 15 岁到 49 岁育龄妇女的“三情”( 经情、环情、孕情), 家里墙上贴满名字和经期表,“谁家的老婆、姑娘,哪天来月经,谁家月经不规律, 谁家还没上环, 谁家怀孕了, 都要了如指掌。隔三差五向上汇报。”彼时,整个翼城县从城市到农村,严格执行一胎政策。 1980 年 9月,《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到,“为了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总数控制在十二亿以内, 国务院已经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孙学武回忆,从 1980 年到 1985 年, 在最为严厉的时期, 为防止未婚先孕甚至先给妇女上节育环,到领结婚证时再取掉。“催粮催款,刮宫流产。”王庄乡主管计生工作的副乡长王永亮介绍,彼时计生几乎成了乡政府工作的全部。一旦发现谁家怀孕要超生了,一个由计生委、派出所、医院、镇长、村支书等超过 20 人组成的工作组,就会赶到。“按规定是罚款。但当时农民也没钱, 工作组就把家里最值钱的黄牛、大衣柜、缝纫机抬到乡政府。只要肯把孩子打掉, 东西立马归还。”王永亮说。原翼城县计生委主任冯才山回忆, 当时县长的女儿生一胎后又怀孕,时任副县长王莉找到县长,要县长带个好头,否则她只能辞职。县长的女儿做引产手术,曾在翼城引起轰动。冯才山当时在隆化镇做镇长。他发现, 虽然用了高压手段, 但生育率并未降下来, 超生情况难遏制。他回忆, 当时的数据显示, 平均每对夫妇生育数量没低于过 个, 只生一个孩子的育龄妇女只有一半。冯才山分析, 当时农民以种地为生, 若生一个女儿, 挑水耕地都干不了,肯定偷着生,“其实我们也理解。”“就像试验田种玉米”二胎政策开始的前五年, 主要问题是村民违反间隔期, 提前生二胎。政策会不会变,村民
山西翼城二胎试点28年生育率未升反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