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出口保持高速增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逐步树立起贸易大国的全新形象。尽管出口规模、结构和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和改善, 但总体来看, 我国出口的高增长主要是依靠“量”的扩张实现的,采取的是建立在内部资源消耗和外部资源依赖基础上的“粗放型”方式。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不少企业采取低价竞争的手段争夺国际市场,不仅造成出口秩序混乱、效益低下,而且还为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等贸易制裁提供了口实。目前,出口低价竞争已成为困扰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顽疾,严重制约了出口的可持续增长。出口低价竞争呈蔓延之势随着外贸经营权逐步放开,外贸经营主体增多,出口低价竞争问题日益凸现, 并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一)低价竞争的出口商品范围呈扩大的态势(1)原材料及资源性产品出口低价竞争加剧。一些原材料、矿产品和传统工艺品等大宗商品出口一直是我国外贸的优势领域,我国出口的羊绒、兔毛、生丝、丝织品、淡水珍珠、铅、锌、钨及稀土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达到了 50-90%。外贸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大宗商品出口的统一经营被打破。在地方主义和企业利益的驱使下,出现了分散经营、多头对外、掠夺式开采、抬价收购、压价竞销的恶性竞争局面,“羊毛大战”、“蚕丝大战”此起彼伏。20 04年,中均价格却下降46% 。中国淡水珍珠的年产量占全球95% ,收入却不足10%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资源产品的出口限制,但并未根除这一领域低价出口的现象。目前,低价竞争开始向资源的初加工产品渗透,焦碳、粗钢等产品放量出口,价格走低,出口秩序混乱。(2)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仍是出口低价竞争的主要领域。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但同时也是低价竞争最集中的领域。目前,我国出口服装单价仅为发达国家的1/3,毛纺产品是英国、意大利同类产品价格的1/8到1/5,印染产品是瑞士同类产品价格的1/ 4,丝绸产品是意大利同类产品价格的1/5 ,化纤产品是日本同类产品价格的 1/3到1/2 。2004年,我均价格约为7美元,200 5年下降到了3美元。纺织品出口大省浙江化纤染色布的出口均价为0 .8-0 . 9美元/米,袜子均价为每双0 .21美元,领带均价为每条1 .6美元。另外, 在过去10年间,我国皮鞋、布鞋、球类、伞、鬃刷、热水瓶等6种小商品的出口额增长了约五成,但平均价格的跌幅却超过了20%。尽管受原材料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今年以来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等产品的出口价格有所上涨,但价格竞争仍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主要竞争手段。(3)低价竞争向机电产品出口蔓延。随着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小五金、家电、通讯器材、交通工具等产品也出现了“增量不增价”的现象。据商务部统计,今年一季度轿车和越野车的出口平均单价大幅下降。轿车出口数量同比增长458% ,但金额只增长了302% ;越野车出口数量增长334% , 金额增长仅为120% 。另据深圳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手机出口平均价格为7 ,同比下降15 .3% 。机电产品出口价格下降使人们不禁担忧国内家电、汽车的“价格战”可能会走出国门,延伸到国际市场。(二)参与低价竞争的企业增多一直以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是出口低价竞销的主角。中小企业和民营企
低价出口产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