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抽搐症
第一页,共36页
教学目的
;
;
。
重点:多发性抽搐证的辩证治疗。
难点:多发性抽搐证的病因病机、诊断。
第二页,共36页
概述
定义 多发性抽搐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s 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特征为慢性、被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搐,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
第三页,共36页
概述
发病情况
起病在2~12岁之间;
病程持续时间长;
可自行缓解或加重;
发病无季节性;
男孩发病率较女孩约高3倍。
第四页,共36页
概述
范围:属于中医的慢惊风、抽搐、瘈疭等范畴。 《小儿药证直诀·肝有风甚》指出:“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止于头目,目属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儿不能任,故目连箚也。”
《证治准绳·幼科·慢惊》:“水生肝木,木为风化,木克脾土,胃为脾之腑,故胃中有风,瘈疭渐生,其瘈疭症状,两肩微耸,两手下垂,时腹动摇不已┅┅”
第五页,共36页
概述
七、预后
抽动障碍预后一般良好,根据研究,在青春期过后大约30~40%的病人抽动症状可自行缓解, 25~30%病人抽动症状明显减轻,25~30%病人抽动症状迁延到成年,甚至终生者,但对学习及社会适应一般影响不大。
第六页,共36页
病因病机
多发性抽搐症的病因是多方面的, 与先天禀赋不足、产伤、窒息、感受外邪、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多由五志过极,风痰内蕴而引发。
病位主要在肝,与心、脾、肾密切相关。
第七页,共36页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情志失调,五脏失和,则气机不畅,郁久化火,引动肝风,上扰清窍,则见皱眉眨眼,张口歪嘴,摇头耸肩,口出异声秽语。
气郁化火,耗伤阴精,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故伸头缩脑,肢体颤动。
病因病机
(一)气郁化火
第八页,共36页
病因病机
(二)脾虚痰聚
禀赋不足或病后失养,损伤脾胃,脾虚不运,水湿潴留,聚液成痰,痰气互结,壅塞胸中,心神被蒙,则胸闷易怒,脾气乖戾,喉发怪声;
脾主肌肉四肢,脾虚则肝旺,肝风挟痰上扰走窜,故头项、四肢、肌肉抽动。
第九页,共36页
素体真阴不足,或热病伤阴,或肝病及肾,肾阴虚亏,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故头摇肢搐。
阴虚则火旺,木火刑金,肺阴受损,金鸣异常,故喉发异声。
病因病机
(三)阴虚风动
第十页,共36页
多发性抽搐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